早期的现代教育管理与二战后的现代教育管理比较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早期的现代教育管理与二战以后的现代教育管理来比,有五个相对的特点。

1.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向到学校的效能管理

在早期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主要从学校特有功能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即学校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人的社会化功能等。学校管理就是通过教学计划、教育过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课内外活动等实现学校的功能。自从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有效的管理”理论之后,管理学界出现了“有效热”。教育管理学界对如何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发生了兴趣。教育管理者把对教育功能的目标,转向到效能的目标。也就是说,从“应该做什么”发展到“怎么做最有效”。一个学校组织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否取得成效。现在学校管理中流行的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教育评价等都是立足于效能的大小作为管理行为的出发点。

2.由重视部门优化管理转向到整体优化管理

早期的教育管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部门上,只要各个部门、班组工作搞好了,全校的工作也就自然好了。如果某个部门出了问题,领导就去解决某个部门的问题。这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这种组织内部分工是很细的,每个部门承担着不同的职务和责任,拥有不同的权力。例如,主管教学的部门拥有组织、指挥、协调教学工作的权力,但是他们没有人事权和财务权。主管人事部门拥有招聘、任用、考核、培养、晋升教职工的权力,但是没有教学、组织、指挥和协调的权力。财务部门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具有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的特点,但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而当代教育管理理论强调整体目标是最重要的。每个部门在整体中是不可缺乏的,但各自的地位、作用又是各不相同的。为了实现整体目标,领导者在决策论证时,关键部门要提供优惠条件,让它们好上加好,而次要部门只要求维持一定的水平,必须时要作出牺牲,把本部门应得的人、财、物转移重点部门,这样做是为了整体优化、教育管理中的规划论、决策论、对策论都是立足于整体优化,反对平均主义。

3.由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的职能转向到赋予教职工以强烈的工作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上

早期的教育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计划、检查、总结三大类。其中对教职工的监督、检查又是经常进行的。而当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质量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而不是靠检查逼出来的。教育管理中不能没有监督、检查,而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励教职工的自觉性和首创精神,采用心理引导的方式,让教职工自己追求完善,由外部激励深化为内部自我激励。这种变化也是管理主体的变化。

4.以重视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为主,转向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灵活的管理

早期教育管理十分重视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对于例外事件或非常规性工作的管理重视不够。当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教育存在于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之中,变化着的不稳定因素往往会打破已经形成的秩序、平衡和稳定状态。教育管理者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随机制宜地开展工作就必须有权变思想,针对不同类型的人与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5.在管理方法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转向到行政方式与科学手段相结合

早期的教育管理多采用行政方式的管理,把上级机关的指示、法令法规、会议的决议作为管理行为的依据,重视组织内外的职、责、权、利之间的关系。当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采用行政方式进行管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方式又有其局限性。因此要把行政方式与科学手段结合。我们要把管理对象作为科研对象,大家都来采用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统计、教育实验、教育诊断之类技术与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以寻求教育管理中的新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15
跟不上时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