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行公交成本规制

如题所述

去年年底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公交优先战略”,为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各地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包括公交成本规制的有益探索,实施公交成本精算,做到补贴有的放矢。类似消息令人欣慰,公交行业的改革又前进了一小步。

自2006年深圳首推公交成本规制以来,上海、常州、乌鲁木齐及武汉等地陆续出台《成本规制管理办法》,许昌、宁波、海口及珠海等地也已陆续着手进行公交成本规制的前期研究工作。全国的公交行业改革在经历了“国有化-市场化-国有整合”过程,最终“回到原点”后,也在思索中前行。

公交成本规制是公交行业改革经历风雨曲折后,前行中摸索出的一块“垫脚石”。有了这块“垫脚石”,未来的公交行业改革将逐步迈入“快车道”。成本规制是指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建立成本标准,合理界定公交行业成本范围,测算、审核和评价公交企业经营状况,并将运营成本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以促进公交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规范营收。规范、透明的成本规制,一方面有利于政府监管,提高补贴补偿资金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督促公交运营企业加强管理,提升公交服务的安全与质量水平。

笔者认为,充分借鉴供水、供热及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循序渐进建立一套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财政体系,是未来公交行业改革的可行之道。

公共交通是一个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为广大市民提供出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公交票价为政府核定,公交线路、班次和运营车辆亦为政府指令,即公交企业的经营收入是被严格管制的,而公交企业经营成本是由市场调节。因此,公交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有限,离开了政府的财政补贴补偿,公交企业很难生存。而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财政体系的建立,不但较为准确地测算出政府补贴补偿金额,而且提高了政府补贴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公交运营企业加强管理,提供更让市民满意的公交服务。

建立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财政体系最为关注的是公交服务的价格和质量,成本规制和相配套的服务质量考核给出了答案:一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公交行业成本规制办法,明确哪些成本是相关且合理的,应由政府来承担;哪些成本是不相关或不合理的,应该由企业自行消化,以此确定公交服务的价格。二是通过制定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办法,规范公交企业提供公交服务的行为,以此明确公交企业提供公交服务的质量。上海市闵行区政府已在进行“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有益探索。

公交成本规制是基础性、规范性工作,各地陆续探索的成本规制工作对公交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交行业改革需要公交行业同仁共同思考,共谋行业前行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