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有关中医的历史的问题

中医是没有解剖的,那么古人是怎么知道心,脾,肝一类的脏器呢?又由此总结出熬夜伤肝的理论呢?

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重视和进行人体解剖,《灵枢·经水》篇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这说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在利用尸体进行解剖学研究了,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有着大量相关内容。到了北宋时期,人体解剖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期间曾先后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尸体解剖活动,不但积累了更多的尸体解剖知识,而且由此产生了两部人体解剖学图谱——《欧希范五脏图》和《存真图》。

《欧希范五脏图》完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当时广西地方政府处死了欧希范等56名反叛者,令宜州推官吴简解剖死者的胸腹,经仔细观察鉴别后,由画工宋景描绘成图,名之为《欧希范五脏图》。原图虽早已亡佚,但这一史实在当时及稍后的许多史志及笔记文集中都有记载,尤其在后来的《存真图》中,对这次解剖活动记载甚详。

该图主要反映了人体内脏的解剖情况,如“肺之下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之下有大肠。小肠皆晶莹无物,大肠则为滓秽。大肠之旁则有膀胱”;“肾则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则有在心之右”;“其中黄漫者,脂也”。就现有的文献看,吴简对胸腹内脏器官的解剖位置与相互关系的描述,还是较为准确的,也比前人有很大进步。如他实际上已经注意到右肾比左肾的位置略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他还明确指出脾在心之左,也从形态学上纠正了《内经》中左肝右脾的错误认识。而且,图中还注意到“多病嗽,则肺且胆黑”、“少得目疾,肝中有白点”等病理解剖现象。不过,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吴简的论述中仍然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喉中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心脏有的无窍,肝脏片数不同等,这些可能是观察上有所偏差所致。

《存真图》又名《存真环中图》,是医家杨介根据崇宁年间(1102-1106)泗州处死犯人的尸体,解剖整理绘制而成。该图绘制十分精细准确,“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其历史影响也远大于《欧希范五脏图》。此图直至清初尚且存世,今已亡佚,但元明时期的很多医书还转录了其解剖图谱及其说明文字,使其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

在16世纪以前,人体的实际解剖工作在欧洲还是很少见的,而《欧希范五脏图》与《存真图》的出现及其影响标志着我国人体解剖学水平,早在11世纪就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惜在宋代以后,由于时代的局限与医学转型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医解剖学没能够进一步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8
中医有外科,中医来源于古代巫蛊,那些大祭司权利很大,有的方剂来源于动物自救的某些饮食行为,或者无意中发。有的药会用雀鸟的心,鱼鳞,甚至泥土。大祭司会用人来祭天,祭品被解剖,对于一个祭司,谁敢说不?经过后人整理总结中医就慢慢形成。不是说神农尝百草,而且是神农可以看到人体经脉,说不定神农拥有某些透视装置,说不定还是外星人给的。古人对自然的了解有时候比现代人更直观更透彻。
第2个回答  2010-02-18
传统中医是有解剖学的,例如扁鹊发明麻沸散就是为了给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时麻醉使用,那时候的我国的中医 医术已经相当先进。
而扁鹊致死也正是因为与此:史书记载曹操头疼时常发作,痛苦非常,慕扁鹊之名请其看病,扁鹊诊断认为曹操得的是类似于现在的脑瘤,必须开颅手术 曹操多疑以为扁鹊要害死自己,便叫人杀掉了扁鹊。
扁鹊死后他的医书被当作不祥之物烧毁,在烧毁过程中被懂得它的宝贵的人抢下,可惜他的手术外科的内容已被完全烧毁从此失传,只剩下了药方,所以后来我国中医的内科相当强大但是外科却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
不信可以参考相关史书
第3个回答  2010-02-18
别的不说了 一楼一看就是半路出家的 被曹操弄死的是华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