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如题所述

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首先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199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人简称为“市场化”改革。21年前,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一些关键的要素价格还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核心资源、要素(如资本)、行业(如电信)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与进展仍比较有限。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政府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细,过度运用行政性手段干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如果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很可能导致企业努力的方向不是去争夺市场,而是去争取政府手中掌控的资源。这样,一方面会加大寻租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弱化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动力。问题所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正说明经济改革和资源潜力释放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只有把更多资源从体制束缚中释放出来,形成新的制度优势,才能够保证经济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才能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制度环境,激活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应该主要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应该让政府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真正解决在某些领域存在的政府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现在,一方面政府对公共产品生产分配的管理调解作用还不够强,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过度市场化造成利益扭曲,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为获取高额市场利润,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大量排放污染物,给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亟待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需要弱化政府在微观方面的一些管理职能,从不该管的领域中退出来,让市场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市场效率,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坚持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通过强化政府这方面职能,弥补市场本身具有的不足和缺陷,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比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率的市场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协调,以价格变化引导资源配置和再配置容易造成经济波动,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动力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等等。因此,需要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加以弥补。同时,还需要提高政府在宏观管理上的效率,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坚持取缔和打击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不法行为,倡导公平竞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互利共赢的良好市场行为。
三是要注意加强二者的有机协调和配合,既防止出现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倾向,又防止只讲市场化、忽视政府作用的倾向。市场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市场规律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政府要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同时还要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政府还需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推动。当然,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繁,不仅不会弥补市场失灵,而且会抑制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政府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对自身的经济行为加以明确限定,加快转变职能,为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8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二者缺一不可。
第2个回答  2023-02-14
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谓是现代经济学的永恒主 题。围绕着两者关系的争论自现代经济学发轫之时即已开始,一直到 今天仍在继续,构成了经济学中具有终极意义的争论。回顾世界范围 内的现代化进程,不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政府干预型”与“市场经济型”体制经历了多次轮回变迁,而每一次国 家经济政策的大调整均与经济学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认知与理论 争辩有着深刻的联系。
“官场+市场”理论也蕴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官场+市场”模式高度依赖于全国范围内官场竞争和市场竞争的良好秩 序和有效规则。任何破坏这些竞争规则和秩序的行为都是对增长机制 的破坏;而任何有助于维护和强化这些竞争规则与秩序的举措,包括打 击“跑官买官”行为,杜绝干部考核中的“裙带主义”“带病提拔”现象,维 护全国统一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建立全国贯通的基础 设施等,都有助于完善和巩固中国的增长机制。类似地,组织部门设计 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新规则、新内容会产生“一般均衡”的影响,因此必 须把地方官员的理性反应、对官场竞争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经济可能造 成的影响考虑进去,从“官场+市场”的视角综合分析问题、评估政策效 果。其次,给定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均衡以及发展经济的压 力各不相同,中央或上级政府可以利用中国各地“官场竞争”的相对独 立性和差异性进行“选择性干预”。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要 素禀赋实施有区别的官场竞争规则(比如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以生态保护作为考核目标),而不必上下统一、实施相同的官场竞争规 ·41·社会·2018·2 则。最后,中国的产业政策体系应强调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分工协 作,避免产业政策自上而下仿效、层层动员推行。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 应该更多地集中于基础性平台的搭建(如重大技术联合开发和重点项 目攻关、产业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同时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在竞争性 环境中自主选择、学习试错和创新演化............
安利《阿祥说政企》《阿祥政企课程-0基础小白入门》,里面有干货,可以看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