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七战七捷”是哪些战役来着?

如题所述

七战七捷苏中战役编辑本段   1946年7月,国民党军以5个整编师共15个旅约12万人的兵力,企图大举进犯苏中解放区,进占海安、黄桥一线,尔后向北进犯。在得悉国民党军将于7月15日同时进攻黄桥、如皋、姜堰、海安等地后,为争取先机制敌,华中野战军3万多人,在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的指挥下,集中第1、第6师和第7、第10纵队共19个团和兵力,在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下,机动作战,于7月13日突然向守备较薄弱的宣家堡、泰兴国民党军整编第83 师第19 旅第56、第57团及旅属山炮营发起攻战役形势图击。在一个半月内,进行了宣(家堡)泰(兴)攻坚战、如(皋)南战斗、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战斗、丁堰林梓攻坚战、邵伯阵地防御战和如(皋)黄(桥)公路遭遇战,取得了“七战七捷”。
  8月26日,苏中战役胜利结束。苏中战役是内战全面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在主要战场上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初战,带有战略侦察性质。
  七战七捷,华中野战军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歼敌6个旅及5个交警大队共5万余人,占进犯苏中国民党军兵力的44%,争取了使苏皖解放区工作转入战时体制的时间,获得了歼灭美械装备国民党军的经验。 新四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重要战役。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国规模内战,苏中解放区是其主要进攻方向之一。在长江两岸的江苏省南通、靖江、泰兴、泰州、扬州、江阴、镇江等地,集中了整编第49、第83、第25、第21、第65师及第69师第99旅共15个旅约12万人,企图首先攻占如皋、海安,尔后继续沿通榆公路和运河北犯,策应由徐州东进南下的国民党军会攻两淮(淮阴、淮安)。 华中野战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于7月13日至15日以第1师、第6师分别向宣家堡、泰兴的整编第83师第19旅发起攻击,歼敌3000余人。18日晚至20日,经两天激战,第1师主力、第7纵队一部及第1军分区特务团在如皋县南部鬼头街、田肚里地区,歼整编第49师师部和第26旅全部;第6师主力和第7纵队一部在如皋县南部宋家桥、杨花桥地区,歼第79旅大部。如(皋)南战斗共歼其1万余人。7月30日至8月3日,第7纵队两个团又两个营约3000余人,进行了海安保卫战,连续4天抗击国民党军7个旅约5万人的进攻,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歼敌3000余人。8月3日主动放弃海安。8月10日至11日,第1师向海安县李堡发起攻击,全歼守敌。第6师第18旅和第7纵队两个团,在洋蛮河地区伏击东往李堡之敌,毙伤敌3000余人,俘第105旅旅长金亚安、新7旅副旅长田云从以下5000余人。8月21日至23日,第1师、第6师、第7纵队、第5旅及地方武装,对丁堰、林梓发起攻击,歼灭交通警察第7总队、第11总队共5个大队及整编第49师第26旅残部1个营,毙伤敌1500余人,俘交警第7总队少将总队长熊剑东以下2000余人。 8月23日至26日,第10纵队和第2军分区两个团在邵伯、乔墅抗击整编第25师等部3个旅从陆地和水上的进攻,毙伤敌2000余人。此时,华中野战军采取“攻黄救邵”的战术,于25日至27日向如(皋)黄(桥)路上的国民党军攻击,歼第99旅、187旅和79旅一部共两个半旅1.7万余人,并于8月31日收复黄桥。 以上七次作战,共歼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警大队约5.3万余人,被誉为“七战七捷”。新四军各部亡干部战士3000余人,伤1.3万余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苏中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称“解放战争”,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称“抗共卫国勘乱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战略防御阶段初期,利用国名党军注意力集中在围堵中原突围,华中野战军在江苏中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而连续进行的7次作战的总称,因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又称其为苏中“七战七捷”。 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309613.htm
第2个回答  2013-10-26
宣泰战斗、皋南战斗、海安战斗、李堡战斗、丁堰战斗、邵伯战斗、如黄路战斗
第3个回答  2013-10-26
具体为:宣泰战斗、皋南战斗、海安战斗、李堡战斗、丁堰战斗、邵伯战斗、如黄路战斗   “苏中七战七婕”,指解放战争初期华东野战军在苏中地区取得的连续7次大胜,具有解放战争初战的性质,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信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