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如题所述

答: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

(1)从目的论看: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说明陈鹤琴的活教育的目的论不仅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反映了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怀。
(2)从课程论看: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针对传统教育书本万能的旧观念所形成的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3)从方法论看: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重视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主张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着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
(4)从教学原则看:陈鹤琴根据“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综合概括为活动性(做)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等,其基奉精神为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所证实。
(5)从训育原则看:陈鹤琴提出13条训育原则:①从小到大;②从人治到法治;③从法治到心理;④从对立到一体;⑤从不觉到自觉;⑥从被动到自动;⑦从自我到互助;⑧从知到行;⑨从形式到精神;⑩从分家到合一;⑪从隔阂到联络;⑫从消极到积极;⑬从“空口说到”到“以身作则”。这些原则揭示了道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内外统一和相互促进,充满了辩证法,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从上可见,活教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对封建旧教育的有力批判,也是抗日战争烽火催生下时代精神的体现;活教育是对欧美新教育的吸收和再创造,更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尽管活教育理论有其历史和领域的局限,但却非常适宜于学前教育领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