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趣闻:虢囗囶囻圀国囯--寻找文字科学家?

翻开康熙字典我发现6个国字,还有2个国字无法打印:一个或下加王,一个三秦相叠;我一共找到十个国字,不算十全十美,也算八九不离十了;康熙爷在囗里加了个或字,也许是为了迷惑老百姓什么的,不可知?反正一直沿用至今;1954年成立文改委员会有人说不能迷惑老百姓,于是加上王、成了王囯;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不能没有老百姓,但是民囗已经打倒不能用;不知那位科学家在王的口袋里加上一点,变成了囗里藏宝玉,于是皆大欢喜;不但形象,而且意象,更加宝玉那是人人喜欢;谁能帮我找到这个文字科学家我奉送200分;如能找到王囗的科学家我也奉送100分
一楼说:群芳,有点道理,问题是最后解决问题的是谁? 最后决定问题的应该是毛主席,囗王、囗主、囻是郭老等一些深研汉字像形原理的文字工作者所提议,可惜没人能够佐证;为什么50年前的文化学术也要尘封?

囯字不是54年才提出的,是《正字通》俗国字,最晚在明朝就有了。
囻,是民国期间常见俗字。但是似乎在辽代的时候就有了。辽人释行均在《龙龛手鉴》里,列有“国”字的五个俗写,其中就包括有囻、圀、囯三字。
圀是里面八方土地的意思,是武则天改的字
囶是《玉篇》古文国字,这是梁朝的书了
虢是古代国名,似乎和国家的国没有什么关系吧?
繁体的国字,也就是里面加或的,也不是康熙时候才有的,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国字,很早就开始用了。
囗字貌似是仓颉造的?应该是最老的形式了。
𢧌䆐这两个字似乎能显示
同时应当指出,国字也不是生造的,在敦煌文献时期(十一世纪以前)就有了

还有几个异体字是楼主没有指出来的,不知道能不能显示
𡇅,囗里面是单独的方字,估计是从圀简化来的。
𡆻,来源不详,囗里面是玄字去掉横上面的点
𡆿,来源不详,囗里面是氏
𡇏,囗里面是万字在横上面加一个倒八字
𡇕,里面是上八下歹
𡇎,里面是玄字
𡈑,里面是左臣右戈
应该还有,这个异体字实在是太多了。

还有两个字比较好玩,圐圙,四面八方,指围起来的草场,多用于村镇名。是蒙古语音译后的造字。

至于最后的决定简体字形式的会议记录或者讨论记录似乎不太可能被公布了。至于为什么采用现在这个国字,可能的原因是首先要简单,否则不符合简化字的基本规则;其次要要较常见,否则认识的人太少也不好办;最后要避讳以前的几个政权的用字,有点迷信吧,比如太平天国用王字囯,民国早期用民字囻,这些都不能入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9
群芳
第2个回答  2009-12-26
黄现璠
第3个回答  2009-12-26
郭沫若
第4个回答  2010-01-02
郭沫若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