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上海的冷知识?

如题所述

百年前,从上海去松江最方便的交通是水路,由陆家浜、肇嘉浜、蒲汇塘一路向西。今天从上海去松江最方便的交通是九号线,而九号线沿着陆家浜路-徐家汇路-肇嘉浜路-宜山路(一部分)修建的部分正与当年的水路(河道已被填埋筑路)完全重合。大柏树没有柏树,日占时期这个路口被日本人以军官林大八的名字命名为“大八辻”,当地人读成“大八十”,后来讹传成“大八寺”,解放后也一直沿用。八十年代有人考证出大八寺真正的来源后认为有辱国格,才按上海话谐音改成“大柏树”。张江男的张江最初真的是个人名,明朝隆庆年间,这个姓张名江的商人在现在的广兰路附近给自己的店铺建了栅栏,于是人们称这里为张江栅,后来简称“张江”。在张江高科建立之前,张江一直是个盛产酱油的小镇。

民星路原本的名称是五权路,也是大上海计划时期规划的主干道。南北向的主干道有世界路和大同路,合起来组成“三民五权,世界大同”,正是民国时的政治口号。解放后五权路也改成了又红又专的“五星路”,但是后来发现太容易和另一条“吴兴路”搞混,所以又改成了民星路。大同路直接按照杨浦区用东三省地名的规则改成了双阳路,只有世界路还保留着原名。

民国时开发现杨浦区的大上海计划,网络上有种流行的说法是大上海计划道路命名时计划用“国、民、政、府”四个字,所以才有了国定路、民约路、政通路等,而因为这些路还没来得及全部造好就爆发抗战了,所以没有“府”字路。实际上大上海计划规定的字头是“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九个字,而且抗战前这些道路已经基本成形了,但是由于后来一部分道路被圈入体大、二军大,另一些道路被改名,如府前右路→恒仁路、府西内路→清源环路。所以现在只有“民、国、政”三个字头的路名比较多,“中”字头只剩中原路,“市”字头只剩市光路,而“华、上、海、府”的路名全部消失了。另外,复旦南区一带“国、政”字头的路名特别多,但是它们不全是大上海计划方案里原有的道路,而是日占时期日本人修的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1

1964年,在衡山公园附近,进行了地铁隧道和地铁站试验。该地铁试验工程代号为“60工程”,当时完全属于保密工程。该车站大小仅80米*20米*20米,规模是按照3米深、宽卡列车编组的停靠来建造的,施工工艺为深井法施工。连接到衡山路时,再挖了两根600米长的隧道,整个项目叫上海地下铁道扩大试验工程。由于该座车站和地下隧道规模较小,而且又太深,最终没有融入到1号线的建设中,但对于之后地铁建设奠定了基础。截至2014年,衡山公园地下仍保留着该设施。 70年代末,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4000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的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盾构机掘进的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作为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06
上海 的东西很甜,这是我对他唯一想发,一条鱼都能涂满甜酱。难吃的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