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后宫有“七十二嫔妃”,这个说法是从哪来的?

如题所述

民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这只是一种概略的说法,形容皇帝后宫人数众多,多认为这个说法从《礼记.昏义》衍生而出。各个朝代的后宫编制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朝代,不同的皇帝在位期间,后宫人数多寡也不相同。唐朝之前,各朝后宫中已经有或繁或简的“内职”制度。《礼记.昏义》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后妃们作为天子妻妾,按照礼制,有着主持“内治”的职责。设立“内职”,一方面是用以区分等级贵贱,另一方面也使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唐六典》及两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后宫“内职”分为“内官”与“宫官”两个体系。二者不仅有品级上的差异,还有一点本质区别——内官虽称“官”,但名分上应属于嫔妃,也就是皇帝的妾,有配偶之义;而宫官只是管理宫中各种事务的职事官,并无皇帝配偶之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5
三宫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大人所住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礼记》言:"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 燕寝五,合为六宫。"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的消亡,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太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六院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
第2个回答  2019-04-15
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昭仪,婕妤,(女圣)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三国魏晋时期后妃制又有所变化,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
第3个回答  2019-04-15
俗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提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三宫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大人所而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
第4个回答  2019-04-15
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 婕妤、容华、美人。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 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至此周之三夫人、九嫔便有了具体名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