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24拐是什么?

有人知道24拐印象是什么?

二十四拐”位于贵州安顺市晴隆县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公路二十四拐虽险要,然其设计之精巧,造工之庞大,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具。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半个世纪之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不失为罕见之历史珍宝。
明清时代,此处是蜿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噪滇黔,明诗吟诵"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 公路二十四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时毁之。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当时修筑的路,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般只通马车,儿乎没有通过机动车,即便勉强通了车,常有车辆冲出路面。在干燥的天气里,车一开便起很大的灰尘,驾驶员根本看不清路,而阴雨天,道路泥泞又很容易滑入深谷,车祸频繁,被人们喻为"鬼门关"。 二战时朔,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二十四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本对华发动侵略,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其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陪都"重庆后,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视线却很明朗开阔,心绪平稳,无惊恐之感。现在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很少车辆通行。己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3
作为汽车自由人,在我脑海里存留着一张黑白老照片:一队美国军用大卡车在一座雄伟的大山上蜿蜒盘旋沿着一条拐了20多个弯的山道缓缓爬行。大自然的神奇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顽强精神,两者的有机结合恰如用汽车给大山之神披挂上凯旋的彩带!就是这张由美国随军记者拍摄的叫做“24道拐”的黑白照片被国外众多媒体无数次登载转载。作为滇缅公路的代表性照片,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通过它介绍给了世界。当时,我深深被画报上的这幅照片震撼了。以至于我在曾服役过的汽车部队模仿过类角度拍过照片。“24道拐”不仅在我心中是一种情节,在大千世界中也始终是一团迷雾。它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声名显赫。但由于当时媒体的模糊报道,当人们想起再次重返此地的时候,它却似乎从世界上消失了。在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中没有人能够准确地指明“24道拐”在地球上的准确位置。在史学界,大家普遍认为“24道拐”是史迪威公路某路段,应该在滇缅公路中国境内云南段。2002年云南省学者戈叔亚,花了10多年时间在贵州省晴隆县莲城找到了这段蜿蜒崎岖的山路。说明它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县城附近,昆明到贵阳的公路边上,这里是云南到战时陪都重庆的必经之地。晴隆是抗战后方国际援华运输线上的重镇。抗战时期,国际援华物资须经过晴隆,运送到抗战前线和重庆。可以说“24道拐”是滇缅公路的延伸线上。照片上反映的“24拐”长约5公里,从谷底蜿蜒而上,原有24个“S”型的弯。每拐仅几十米长。抗战时,美国援华物资大部分主要依靠美军大卡车装载,当时,“24拐”时常发生塌方,翻车非常频繁,有时车里拉运的军火还会发生爆炸。美军士兵或南洋机工在通过这条路时嘴里都会不停地祈祷。上世纪60年代末,改建320国道时,筑路工人在附近的另一个坡面上,把纵坡放缓,修了一条新路,至此昆明至贵阳的公路与“24道拐”分道扬镳,但老路还保留着。晴隆县还将“24拐”定为文物遗址加以保护。我经过24拐纪念碑时,是被悬挂在不远处一座巨大的悬崖上的一条几十米高的瀑布所吸引,在加速通过时偶然间发现。这座水泥纪念碑其外型尺寸与普通的里程碑极其相似。我能够在驾车高速通过时看到它,说明了我们彼此之间的缘分。这个简单的沙石路口就是我所期待的“24拐”?我毫不犹豫的开车进去1.4公里,看到了山上头。我仔细观察地形,感觉它不像是那张照片上的“24拐”。因为他夹在两座山之间的山谷腹地,照片上盘山路的右边是悬崖,这里没有,两边都是山体,无险可言,气势完全不对。再则,路线形状不对。照片上的拐,都在山脊上,是凸现的。现实的“24拐”则根本就是凹陷的。其次地形不对。第三我认为照片拍摄的地点并不存在。原照片是在正对盘山路的山上拍摄的,现实的“24拐”正对面无大山。云南通往贵州的公路,几乎都是“拐”。想寻找一段上百米的直路都不容易。我怀疑晴隆这个“24拐”不是照片上的那个它,它或许还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或许早已在后来的修建中被毁掉了。但它至少在我的心中还屹立着,60年风雨沧桑,今天的“24道拐”已是一个标志,见证着那段抗战历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23
晴隆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是个地名,是一段二十四道弯的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二十四道拐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清时代,此处是蜿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噪滇黔,明诗吟诵“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 公路二十四道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路时毁损。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 二战时朔,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无惊恐之感。现在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少量车辆通行。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