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范式思维Stereotype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个成功的范式,好比毕业进到大公司,出国申请到IVY盟校,就算是成功的范式。再或者,读书的时候GPA多少,做了几份大公司实习,做了多少社团工作,等等。但真正当我们进入社会后会发现,每个人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除了非常亲密的朋友,你是不再会去关注别人干什么,什么是范式了。范式和榜样不同,它的另一个词思维定势。英文当中专门有个词来形容这类思维:叫Victim of Stereotype,翻译过来是定势思维的受害者。

2 颠倒因果Reverse of Cause and Effect.

经常碰到小朋友来问,我想进入某个行业我是不是应该考个什么证书。或者我是不是应该念个MBA,因为看起来因为有了这些证书,因为念了MBA,那些人才因此获得了好的工作和收入。但真的是这样吗?很多没考过MBA没考过证书的人一样获取到了好的工作机会,这部分人和考了证书念了MBA的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本身都上进,努力,自律和付出牺牲精神(他们因此很厉害)。因为他们厉害,所以考证念书,所以获取到好的机会。而不是反过来,因为他们考证了,所以他们厉害,所以他们获取到好的机会。真正厉害的人不仅仅体现在考一个证书和念一个学位上,还有更多体现,背后发挥作用那些决定他们厉害的那些因素(性格品质资源等)而不是你看到的表面原因。这引出另一个典型的学生思维

3 线性思维。Linear Thinking

学生时代总喜欢问:我是北大/清华/复旦的,我毕业能去大投行/大咨询公司吗?

或者,美国XXX学校的XXX硕士项目竞争力如何,值得去读吗?

或者,我有一二三四这些背景,我能找到X公司这样的工作吗?

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线性思维。即认为只要具备某些因素,就必然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实际
上,生活当中很多事是非线性的关系,而且更多时候没有因果性,只有相关性。你无法用一些因素就去推断出结果的发生。即使线性相关,统计上还有残差,还有推断失败的一类二类错误,有置信水平。这些和因果关系也完全是两码事。

4 分不清事实和观点。Confusion of Opinions & Facts

这不是学生时代独有的思维,很多人进入社会多年依然分不清。但在学生时代特别明显。

好比说,学长学姐告诉你,XXX项目很好,值得去读。又有学长学姐告诉你,学金融要学习很多数学,会很难。再比如,辅导员老师说,要读研出路才会更好。

很多学生不多加研究就会把这些本来是观点的说法当成事实拿来用,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果运气好碰到好的学长学姐好的老师,那还问题不大,如果碰到相反的情况,就真的误人子弟了。好比我上大学期间,不少人都鼓吹读书不重要,大学课程过了就好,更多要去社会上锻炼去实习云云(现在依然很多人鼓吹这个观点),差点就上了这波人的当,还好我没把这些观点当成事实来对待。

5 用母体(大样本)性质代替个体的思维。Confusion of Population and Sample

有人觉得上清北了就万事大吉了,毕竟统计表明清北毕业的学生就业出国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其它学校。为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最后毕业时发现之前对清北的印象在自己身上并不成立。
也有人觉得我进了一个二流甚至三流学校,就等于人生被定了性,再努力也无用,因为统计表明,二流三流学校毕业的就是竞争不过一流学校毕业的。所以就选择随波逐流。最后毕业时,果真也会符合统计特征。

我们看统计,清北的确比其它学校毕业生要优秀,但不要忘了每年也有不少的清北的人毕业困难,找的工作甚至比不上二三流学校的人。

我们看统计,二三流学校的确整体竞争不过名牌大学,但不要忘了马云也只是杭州师范毕业的。你又要说了,全国有多少马云?没错,是只有一个马云,但是不妨碍你去打破标签去努力。

很多统计特征是要在大样本的情况下才讨论才有意义的,针对个体的参考意义往往被夸大了。极端的情况下,当样本的数量足够大逼近母体时,离散的分布趋近连续分布时,任何样本点都无法取到母体的性质。都只能概率逼近。要很多样本才能完成,一个样本点去逼近的概率为零!

所以不要轻易给人贴标签,是有理论依据的!

6 不独立的思维。Dependence

其实提到的很多思维都是源自这一点。遇到问题总希望有现成的方法,有人来告诉我怎么做,有人来帮我做了更好。所以才不愿意动手搜集资料做研究,才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锻炼批判思维的能力,才会混淆事实和观点,原因和结果,母体和样本,也才总觉得事物之间有线性的因果关系。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你没有决定让自己变得足够独立和“理性”。或者说,源于你太懒了!

这里的“理性”指的是在不接受别人的干预而独立运用自己的知识,独立地收集信息,独立地处理信息,独立地得出结论,以及独立地为结果负责。有关理性和独立,早在千百年前,康德关于启蒙的精彩论述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懒惰和怯懦,使如此大量的人,当大自然早已把他们从外界的引导之下释放出来以后,却仍然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状态之中,以及别人何以那么轻而易举地就俨然以他们的保护人自居的原因所在。处于不成熟状态是那么安逸,只要能对我合算,我就无需去思考,自有别人会替我去做这类伤脑筋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3
1.认为要准备好了才能做。
这条误区是我自己曾经犯过的血淋淋的教训。
在我初入职场1年的时候,公司做业务改动,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有一个新项目我是不是有兴趣去做。
虽然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但彼时的我尚且年轻,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未免发怵:万一自己不适合这个领域怎么办?万一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怎么办?做不好让领导失望是不是很难堪?
于是当时我的说辞是:挺有兴趣的,但是觉得驾驭不了,想先学习准备下。
然后,这个机会就给到了另一个同事。
其实这个项目属于一个全新领域,全公司上下也没有人敢说自己有实际经验。这个同事立马答应下来,边学边做,从错误中总结。一年后,这个项目小有所成,他的攻坚能力也受到了大家认可,之后新的机会不停奔来,升职加薪也自然不在话下。
2.诉诸情感,却不诉诸现实
我见过很多人,哪怕走出校门这么久,还像个小孩子一样,觉得“认识”这件事比钱都通用,好像只要认识一个人,就可以毫不顾忌的请对方去帮助他们。
在人情上诉诸情感,无非就是两种表现:①强行加深关系 ②我弱我有理
3.一元思维严重
刚刚迈出象牙塔迈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很难用多元思维的视角去打量这个世界。
因为整个学生时代,我们都是在被某种单一思维所裹挟的:
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自有人安排。
学生时代,我们可以笃信这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点,生活琐事可以由师长安排,只要成绩优秀,哪怕其他地方有硬伤,也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可是在迈出象牙塔后,这条规则就不怎么适用了,生活不会告诉你,只要工作中业务能力强,其他地方有硬伤瑕疵都无所谓。
4.强调过程,却不看重结果
我刚刚参加工作时,特别热爱加班,总是觉得在办公司坐的越久,越能体现我工作的认真。
5.太不会来事的同时,又太会来事
学生思维是一种很容易走极端的思维:要么把问题想得太过简单,要么把问题想得太过复杂。
6.好为人师,就以为自己聪明
学生时代特别容易养成一个“职业病”:觉得自己读了几年书,就晓得天文地理,谁都没自己聪明了。
于是就衍生出来一种让人反感的习惯:好为人师
只要是别人遇到的事情,自己又恰好懂个皮毛的事情,自己就压抑不住内心的冲动,非要冲上去多几句嘴。
其实关于任何一件事,基本的人都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不是专家级的意见或者刁钻的角度,你真的没有必要去炫耀你最聪明。
第2个回答  2020-02-21
认为工作就应该一板一眼的努力去做。其它的路子都是歪门邪道、投机取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