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金融忽然开放?

1997年12月13日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于1999年3月1日起生效

第1个回答  2020-05-05
在特朗普访问北京期间,中国不仅与美国政府签署了巨额的商业合同及双向投资协定,而且在11月10日中午,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记者会上,进一步说明中美两国元首北京会谈在经济合作领域所达成的成果,并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规定。

朱光耀说,中方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比例限制放宽至51%这次中国宣布金融开放的限制,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全面放开限制;二是全面开放同样体现为渐进性,先是放开现有的规定限制,然后在三年后全面放开限制;三是保险业的放开比银行及证券业的放开稍微慢一点。总体而言,中国金融市场的放开是渐进全面的。所以,外国媒体会形容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大爆炸的时刻”。

不过,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来看,中国政府在这个时候宣布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或突然的事件。因为,从2003年中国四大国内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开始放开,而且之后中国银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出现快速持续繁荣的10年,特别是近几年更是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机。目前国内银行机构在全球排名,无论是资产总额还是利润水平,早就名列世界各国银行的前茅。全球最大十大银行,中国就占5家。目前国内银行业的资产达到270万亿人民币。可以说,这样大资本实力,没有多少国家的银行业可以与中国银行业相比的。再加上近几年来金融科技在中国蓬勃发展与繁荣,更是增强了中国政府加快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信心。

还有,为了加快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政府也采取了更多的应对措施。比如,今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对未来几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及开放做了全面步署。特别是近期,正如上海澎湃新闻所说,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完成了三件大事。即半年以来,一行三会启动“强监管”,为了是有效地全面防范与控制各种风险;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为了是强化统筹协调监管;确立了“双支柱”调控框架,为了是希望据此来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所以在十九大报告中,加快中国改革开放步伐成了现实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原则。比如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这些原则就是要加快中国改革开放步伐。以此来增添中国金融的活力、动力及竞争力。
第2个回答  2020-05-05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金融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有助于带动金融活水。在近四十年的金融开放中,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金融版图中的重要一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

10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党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上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朝着金融开放的方向发展,包括“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市场连通方面,机构合作方面以及金融市场准入都会进一步对外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外资机构处获悉,不久前包括央行、银监会等部门都在密集调研,就金融开放征求意见。银监会也回复媒体称,正在积极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方案,以改善银行业投资和市场环境,促进外资积极参与金融业市场竞争与发展,提升银行业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为何需要金融业对外开放?又该如何推进金融对外开放?

在华外资行资产占比1.29%

银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37家外商独资银行、1家合资银行和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外资行在我国27个省份的70个城市设立营业机构,形成有一定覆盖面和市场深度的总行、分行、支行服务网络,营业网点达1031家。

截至2016年底,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2.93万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中占比为1.29%,从2011年以来资产份额逐年下降。这说明在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行并没有跟上中资行的步伐。当年在华外资银行实现净利润127.97亿元,不及城商行上海银行当年的净利润。不过其资产质量水平较好,年末不良贷款率0.93%,同期商业银行不良率达到1.74%。

这样的现状,令不少市场人士觉得遗憾。外资行为何在国内水土不服?

一位前外资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外资行业务相对单一,公司发展缓慢,“生活几乎一成不变,也看不到职业很好的成长”。今年,他离开已经供职3年多的外资行,投身互联网企业。他还介绍,尽管外资行普遍起薪较高,但金融业从业者更多的收入来自业务分红,一两年之后,业务规模较小且缺少发展空间导致薪酬吸引力差距拉大,难以长期
第3个回答  2020-05-05
中国金融不是一下子就开放,而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就逐步开放了,直到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就开始逐步完善和世界各国金融相交合了。现在讲求经济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发展,所以中国金融开放也是必然的。
第4个回答  2020-05-05
互联互通是打开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此次“金融开放12条举措”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路上“引进来”和“走出去”一样重要。降低准入门槛、放开发展业务、放宽持股上限、与中资金融机构建立深度合作,这能够让外资金融机构可以突破目前在华的发展困境,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建立“外资控股+本土化经营”的商业模式。对国内金融业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首先可以吸引资本流入,纵观过去几年全球资本流动的方向,我们发现大量的资金进入了发达国家。有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和欧盟证券市场吸收了5.63万亿美元的资金,占据全球总流入资金的96%。流入中国市场的只有679.59亿美元,占整个资金盘的1.16%,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对外资产组合投资达到788.3亿美元。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可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吸引力。

其次,在与外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或形成市场竞争关系时,我们可以向外资金融机构学习技术经验,为我国金融业注入创新要素,提高整体综合水平,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金融开放12条举措”不仅是我国兑现当年“入世”的承诺,也是我国“以开放促发展”的契机。40年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籍籍无名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始终与世界各国在全球化浪潮下“合作共赢”,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风雨同舟”。
第5个回答  2020-05-05
因为中国金融行业需要与时俱进由大转强,加快融入世界金融体系,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同时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强大也需要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只有金融开放,金融机构才能适应开放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经受风雨磨练,增强竞争实力,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中国金融与国际全面接轨,才能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