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如何树立威信

如题所述

A君是一位新上任的部门经理,对新的岗位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抱负。但作为新领导该如何树立威信,让下属信服,这一直是A君比较苦恼的事。毕竟A君的资历不深,现在的地位凌驾于一些元老之上,“抢”走了顺理成章应归元老们所有的地位。因此,出现了有的下属心存敬畏,有的下属阿谀奉承,有的下属冷眼旁观,甚至有的下属故意拆台的几种态度。面对这种种的置疑和困境,A君上任时的激情澎湃和辉煌梦想,一下子被现实定格了。
认真听,认真记
经理人的个人魅力无疑将影响到其威信的树立。因此,经理人应该博学而谦逊,果敢而不拔息,亲切而不媚俗。A君以为还有一点很必要,就是要有换位思考的心态。
A君上任之初,首先召开了全体会议,A君把它定位为“诊断会”。在会上,A君表达了自己充满信心的工作态度,并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充分交流,了解大家的想法。比如员工对企业自身生存环境的看法,市场竞争的威胁,提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最不满意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进的方法等。当让大家在充分民主的气氛下畅所欲言时,新任经理人既可以了解员工对部门的意见,也可以使自己受到启发,甚至是为自己的工作找到突破口。
而且,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悉心倾听下属的声音,尤其是建设性意见和问题一定要随时记下来,这样会让下属感到你对他的尊重和肯定。
A君深知,管理者必须以大局为重,并要兼顾下属的个人成长。因此,A君在制定部门发展计划的同时,还综合每个员工的特点和优势,为其安排了适应其发展的岗位,通过与下属单独面谈,达成共识。
服众之先在于征服元老
当被人视为元老时,就一定会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他们往往经验丰富、见多识广,所谓“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元老们通常有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群众基础,甚至身边还聚集着一群拥戴者时,元老们往往由于年龄偏大而激情减退,难免因循守旧和应变能力差,常陷入经验主义的怪圈。因此,他既听不进去别人的看法,也不善于培养学习和充电意识,更不屑于一个年纪轻轻的晚辈领导自己。
个别元老和员工甚至摆出一副“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姿态,不配合A君工作,这使他十分头疼。A君因此深深感到:要想树立好威信,首先要从取信于元老开始。
对于元老,A君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距离”。既不能过分讨好,又要亲切而尊重,正所谓不卑不亢。一日,A君交给一位元老制订月度计划的任务,并要求两天内完成。可到了第3天,还没有交给他。A君看到,这位仁兄甚至在办公室内和他人谈笑风生,完全没有忙于赶计划的意向。A君觉得,是到该好好谈谈的时候了。下班后,A君约了这位元老到茶馆坐坐,A君亲自给他斟上了茶。在幽幽的茶香中,A君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谈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谈到了在这个公司得到的帮助和自己的奋斗经历,以及对未来事业的种种憧憬等等。总之,A君推心置腹地和他聊了很多。A君并没有希望从元老那儿得到什么,只希望让他真正的了解自己。对于工作本身,并没有多谈。
第二天A君一到办公室,就看到办公桌上工工整整的摆着元老交上来的月度计划。看来,要征服元老,和他们的沟通显然更加重要。沟通是为了理解,赢得他们的理解,也无疑就赢得了更多下属的心。而且,自己作为“新人”,一定要积极昕取元老们的意见,甚至有时可以将他们当作顾问。让元老们感到,他们的资历和意见备受“后生”重视。
展示强势执行的决心
新官上任,立新规矩是必然要做的事。但不同的是,有的新规矩很快成为一纸空文,新官也很快威信扫地;而也有的新规矩很快便深入人心,成为真正的标准。何以如此迥异?A君颇有独到之处。
A君在上任后不久,照例重新明确了部门的规章制度,并且做出了奖惩办法,并照例要求“立即执行”。但A君已隐约感觉到,下属并未真正意识到他要强化规章制度的决心,并且有看他笑话的意味。有一天,A君自己故意违反了自己刚定的新制度,事后马上公开,并对自己的这一“错误”做出了惩罚。A君认为:必定要有牺牲者,才能做出以做效尤、前车之鉴的效果。但一个制度的确立,并不能显示出它的威慑力,而只有在有违规现象时坚决“依规惩处”,才能真正让人信服。但拿谁开刀,都会得罪下属,尤其对于新上任的领导,那何不拿自己开刀?于是A君采取了这个办法,而且果然起到了好效果,后来没有人再敢“以身试法”了。
站在下属的角度坚持原则
A君以为:威信并不是让人惧怕,而是让人自觉地信服。于是A君在工作中是以温和的态度和下属接触,但对于原则问题一定会秉公办事。
小李是一个积极热情的年轻下属,但有时却做事冲动。一次,小李在与客户的接触中,就某一问题争执起来,导致客户流失。
A君知道此情况之后,立刻找小李并和他做了深谈。A君在问清小李这件事的全过程之后,首先批评了小李工作的失误,而后以某位下属的真实案例,告诉了小李最好的解决办法:对于客户,有时即使是他无礼,也不应与其发生正面冲突。你可以回到公司和领导汇报商量后再给客户答复,即使你明知道最终也不会如他所愿,也要让客户觉得你是在为他争取他想要的结果,这也是一种缓兵之计。须知,客户的感受常常比客户的要求更重要。
A君还提出:将亲自和小李一同再次拜访这个客户,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和再次合作的机会。最终,客户在A君真诚的补救行动面前,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苛刻,在双方友好协商和相互让步后,达成了愉快的合作。这件事情也让小李至今难忘。
同样是一种批评,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了解每个下属的性格,让他们觉得你是理解他们的朋ι~友式上司,自然会让你的领导力事半功倍。
对于下属,A君始终贯彻着既严格,又温情的领导态度。比如:当下属发生严重错误时,一定要根据规章,但之前一定会第一时间找下属进行深谈。既要批评错误又要帮助他提并尽可能了解下属的需以防再发生类似事件。在交谈中,更多是站在下属的立场上,为他考虑和帮助他解决问题,而非一味批评,并且要始终贯彻“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A君还笑称:”经理人有时还要做个健忘的人。对犯过错误的下属要有宽厚的气度,你已经为错误付出了代价,不能再失去一个下属了。”
树立威信不等于摆架子
作为上司,应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始终要信守承诺。既要和下属充分地交流和理解,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和下属过分的打成一片,就会影响你作为领导的威慑力,但树立威信更不等于妄自尊大。
当你可以充分的倾听下属意见的时候,你的威信就在平静中增值了。不要以为威严就是威信,威信往往滋长于下属心中,看似柔弱却无坚不摧。A君认为:面对自己的错误要敢于解剖和反省自己,这样做不仅不会损害管理者的威望,反而会使下属感到亲近和信任。在与上司相处时,下属一般会感到紧张、拘谨,管理者应善解人意,以平等的姿态,真诚的态度,风趣的言谈,主动创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这样既建立起管理者平易近人的形象,又能使下级受到鼓舞,把管理者视为知己,从而敞开思想,以心交心。
当你做好了以上的几个方面,相信你可以树立起很好威信,此时,希望你再给我们加几条你的心得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注意提升自己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引起他人信任的能力。领导者最主要的特性在于引起高级管理层和部门内员工两方面信任的能力。
  2.激励他人的能力。领导者要激励他人尽力做好工作,向更远大的目标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
  3.教导他人的能力。伟大的领导者同时也是伟大的导师,他们教育所领导的人。为他们工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4.沟通和推销思想的能力。任何一个企业从其核心来讲,都是以"思想"为基础的企业。好的领导者会为思想而兴奋,并且令其他人也为之兴奋。
  5.倾听的能力。好的领导者渴望知道别人知道的东西,做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就是倾听。
  6.制定计划和坚忍不拔实现计划的能力。好的领导者将设定目标、找到通往目标的道路,然后按着既定路线出发去实现目标。他们毫不动摇。
  7.承认错误的能力。好的领导者从不试图隐藏自己的错误,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去承认和改正错误。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06

1、 做遵守规则的榜样。

身为管理者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只要领导们遵章守纪,下一级的人就会步步为营,人人效忠。

 

2、 保持诚实。

为了建立良好的信誉,你必须做到诚实。如有可能,你应该表现出尊重和关心别人的态度,同时做到诚实。这当然需要足够的技巧,耐心和韧性。诚信必须体现在行动和决策上,否则信任和信誉都将无从谈起。

 

3、致力于培养人才,否则你自己就无法获得发展。

一位出色的领导回顾自己的经历,就会发现,他的成就就是他帮助培养了一批人才,如果能够为组织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即使他们中的一些人离开组织到其他组织任职,对组织也是非常有益的。

 

4、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管理者不能光追着结果,在团队没有灵感、没有方法的时候,需要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下层人才。

 

5、别怕承认错误

你会为某些人花费了太多的脑筋和时间去纠正他们的错误而大吃一惊,其实这一切都是不必要的,一个人不可能老去做对。一个能够坦然承认错误的人,会被大多数人所尊敬。

 

6、保持冷静。

好的管理者都具有沉着冷静的品质。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无法避免挑战、压力和阻力。管理者在顺境和逆境中如何调整自己,将会显示出他的个性、能力和可信度。

一旦失去冷静,工作就很难起作用。为了能有效地影响他人,被员工尊为可信赖的管理者,你必须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表现出一种积极、坚韧和克制的态度,帮助员工将目光锁定在公司愿景上,引导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7、听取别人的意见。

若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妨向别人请教一下,看一看如何才能显示对别人的尊重和重视。在获得他人对自己表现的评价和对自己的看法之后,领导者应该认真考虑,同时也要有一个改进的计划。换言之,人必须具有自我反省的意识,才能学习和提高。但有趣的是,这常常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来完成。

 

8、正确处理失误。

实际上,如何处理错误要比一开始就正确更重要。尽管这样做有一定的风险,比如你的弱点、无能或不称职都会被别人看到。但是同时,承认自己的错误表明了一个人的勇气,责任感和谦虚。其实,犯错是展示你诚实品质的好机会。

 

9、宣布坏消息要恰当些。

公布坏消息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甚至非常“技术”。但正确地向员工宣布坏消息是管理者透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能给你带来好声誉。

有些特殊的、有争议的、或具有潜在伤害性的信息没有被正确的发布,人们可能会感到被出卖,甚至感到愤怒。这样的话,信任就会被破坏,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发布坏消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都很难,甚至有人会选择沉默。而且对于观众来说,通常都是希望坏消息能以真实、直接的方式传达出来,带着人情味,也不藏掖。

 

10、表达你对雇员的关心。

要有良好的影响力并激励员工,管理者必须使下属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下属的关心。当然,管理者只有真正帮助下属发展、认同并理解他们,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第3个回答  2021-05-26

第4个回答  2019-03-19

树立  威信

以智慧回答和众生结缘,就是要用智慧来回答问题,来跟众生结缘,得人天威 德最甚。一个人有威信,就是因为他不说 谎。这个人不说 谎,才会有威信啊,过去说 谎的人,谁有威信?如果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说 谎吹牛的人,这个人会有威信吗?天上会给他威信吗?人天威 德没了,没有这个威 武,没有这个德性。犹如一个长辈整天吹牛,小孩子会对他不尊敬:爸爸,你不要吹牛了。——你哪来的威 德啊?

师父跟你们讲,要懂得无有虚妄,就是永远不要虚啊,虚假的虚啊,妄就是吹牛,空头支票。又是虚伪,又是妄语,这种人会有人天威 德吗?一个家长也好,一个做 官的也好,整天吹牛,哪有什么德啊?你看看我们澳大利亚,竞选的时候这个说,如果我当选了州长,我马上开通这条铁路线,选上了,可是铁路线开通了吗?还是没有开通。他有威信吗?没有威信,被人家轰下 台了。所以,政 客被人家看不起,因为政  

客常说 谎啊。

要懂得,把智慧用在生活当中,你就即得如来真 实语。就是说,你只要在生活当中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讲话,我今天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我做错了我就承认,你就即得如来 真 实语。菩萨是不是说真话的?如来就是你本来的佛性。说真话的人是不是自然啊,小孩子为什么容易得到大人的谅解?因为他真 实啊,做错事情,爸爸妈妈说:没有关系,下次当心一点好了。他就恢复他的如来本性。

师父跟你们讲,要珍惜不坏身。如果你经常珍惜自己的一点一滴,不说 谎,不做恶 事,不做坏事,无人能够加害你啊。你为什么看见警 察就害怕?因为你闯了红灯啊,那是因为你的心中平时有恶 习。师父教你们要懂得,要保证不坏身 体,无坏的意念,不说 谎 话,就不会有人能够害你了。被抓进去的人,你去问他:是谁害了你?他最后一句话说:是我自己害死了自己。对不对?那你为什么会自己害自己呢?不是谁都是很自私的吗?

因为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你才会害自己。师父希望你们坐在下面的每个人都听进去,你就能接受菩萨的智慧,接受菩萨的能量。要认识到,我不能再做坏人了,我们过去做过太多的坏事,我们过去做过太多的错事,你们女的做了太多的坏事,你们男的做了太多的恶 事,你们今天跟着师父如果还要动坏脑筋,还要整天地妄语,你们是跟菩萨在开玩笑啊。明白吗?

所以,一个人不坏身,无人能害你,你就不会害眷属。师父跟你们讲得很深啊,什么叫害眷属?夫 妻两个,一个经常吃活鱼,一个不吃,最后一个早死,一个还活着,死的人是不是害了活着的人啊?你是不是害了眷属?如果你经常讲妄语,经常做坏事,你受报了,你生了癌症,对方要照顾你、伺候你,你是不是害了家人?你以为你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吗?所以,你要好好地学佛,好好地做善人,没有人能够害你,没有人能够破 坏你的家人和睦。你只要在家里实实在在地过日子,没有人会破 坏你的家庭。很多人就是因为家里天天吵架,人家才会进你的家庭,对不对啊?讲到底,还不是你自己害了你自己的家庭吗?

要有信 誉,还本性,业才能清。什么叫还本性?你把本性拿出来了,实际上就是还给你了,等于找到了本性,本性还给你之后,你的业就清了。举个简单例子,你有一笔钱存在海外,你在澳洲已经欠人家的钱了,你千方百计地想把海外的这笔钱取出来,你取不到,你就是一个带业者,就是一个欠人家债的人;等到你找到了这笔钱,你就不欠债了,而且是一个富有的人。你们找到了自己的良心、本性,你们身上所有的恶 习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

你找不到这个佛性,你就是一个恶 人,你就是一个带业者。

师父希望你们要生起坚固的心,不要破 坏自心的法喜,就是说,学佛的人要坚定自己的意志;不要破 坏自心法行,就是自己的良心在佛法上的行为,因为你的心在运作着,学佛,佛就是法,“自心法行”,就是我自己在学佛的行为道路上,行为要坚固。我们不能对善知识不恭敬,就是说,如果你不能收敛自己、狂傲,那么,你就会对善知识不恭敬。这个“善知识”指的是你的领路人,你的领航人,你的师父,给你传授正确佛 学知识的人等。

一个善代 表着你没有恶,所以,任何一部大经里面,首先是“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你们能够做得到吗?这个人只要是善男子,他一定是一点恶都没有的。你们是善女人吗?你们的恶太多了,你们称不上一个善女人啊,一点恶都没有,那才称得上是善。对善知识,比如对你们的师父要尊敬,不要以为自己学了一点佛法,就狂傲,不懂得收敛。

要离开恶口,坚决不能骂人,得言出受益。就是说,你只要自己讲出来的话,你一定要让自己受益,也要让人家受益。师父现在跟你们讲课,师父自己受益了吗?受益了。你们受益了吗?你们也受益了。言出必理。过去有一句话叫“言出必行”,师父现在对你们要求不高,言出必理,就是说,我今天讲出来的话,你们必须去理它,虽然我没有做到,但是我记在心上,所以,让人可以接受,让人觉得你有信用,无懈可击,没有让人家觉得你在说 谎、吹牛,你自己觉得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人家。

一个人如果改掉自己身上的恶 习,来弘扬自己身上的善行,那么这个人就会越来越善。如果这个人不懂得改掉自己的恶 习,那么你的善行会越来越少,恶 行会越来越多,以后你就会成为一个恶 人。一个人如果不绮语,不偏,就会让智人所爱。“智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比如今天老板跟你说:小李,你谈谈你的看法吧?他如果能够谈出来个一、二、三,老板一听,感觉实事求是,好了,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喜欢你,因为你没有绮语,没有偏,本来应该这么说的,你就会被智人所爱。

你们这里很多人讲话就是经常偏的。明明做错了事情,你们以为是好,实际上是害了人家。你们帮助孩子说好话,实际上是害他。你们在观音堂就要指出人家身上的毛病,你们是在帮助他,不是在害他。你们今天所有坐在下面的小青年,如果师父不讲你们的毛病,你们不知道你们都是有很多坏习惯的人,就是因为师父整天讲你们的毛病,改正了,你们才会被人家看成是好人。师父讲话是留有余地的,被人家看成是好人,也就是说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以智慧回答和众生结缘,就是要用智慧来回答问题,来跟众生结缘,得人天威 德最甚。一个人有威信,就是因为他不说 谎。这个人不说 谎,才会有威信啊,过去说 谎的人,谁有威信?如果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说 谎吹牛的人,这个人会有威信吗?天上会给他威信吗?人天威 德没了,没有这个威 武,没有这个德性。犹如一个长辈整天吹牛,小孩子会对他不尊敬:爸爸,你不要吹牛了。——你哪来的威 德啊?

师父跟你们讲,要懂得无有虚妄,就是永远不要虚啊,虚假的虚啊,妄就是吹牛,空头支票。又是虚伪,又是妄语,这种人会有人天威 德吗?一个家长也好,一个做 官的也好,整天吹牛,哪有什么德啊?你看看我们澳大利亚,竞选的时候这个说,如果我当选了州长,我马上开通这条铁路线,选上了,可是铁路线开通了吗?还是没有开通。他有威信吗?没有威信,被人家轰下 台了。所以,政圌客被人家看不起,因为政  

客常说 谎啊。

师父希望你们真心实 修地学,不要浪费自己的慧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打妄语,人身上 任何一个小毛病可能都会害了我们一生。师父上次说,一位爸爸一个耳光把孩子的耳朵打聋了,就是这个小孩的妄语让她父亲一辈子后悔。有时候真的不能乱讲话,情愿少讲话,也不能乱讲、瞎讲,嘴巴的话一出来,代 表你这个人几斤几两啊。很多女孩子长得漂漂亮亮的,站在那里不讲话,人家男的就想引她讲话,你知道为什么吗?他要掂掂你的份量啊。嘴巴里话一出来,代 表你这个人有没有份量。

师父天天跟你们讲人间法 理,就像一个父亲一样,不停地给你们指出身上的毛病,你们要懂得感恩 师父,要懂得师父是真正地帮助你们,是为了你们好,如果你们不改身上的毛病,你们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吗?任何一个小小的毛病都可能置人于死地,也就是说,身上不能有毛病,任何一个小毛病都可能引发一个大毛病。师父看你们左不对、右不对,师父讲出来,你们一定要接受。实际上师父讲的这个毛病对你来讲不一定很严重,但是时间长了就危险了,可能会产生大毛病。

而且师父在讲你的时候,就是在培养你们能够忍辱精进,现在这个社 会没有人肯讲人家缺点的,因为没有人肯接受人家意见。

这个世界太复杂,这个世界太不完美,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无奈,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烦恼,不修心怎么改啊?举个简单例子,风沙太大,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你不把自己的眼镜戴上,不把防沙的围脖戴上,你就会沾染上风沙。你在这个社 会当中,你不让自己干净、学佛,你就会沾染上很多的恶 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能改,没有第二条路。就像开车一样,我们在往前开的时候,为了不开错路,我们只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方向,一会儿左一点,一会儿右一点,才能开到彼岸,没有一条路是近道。

你们去看看,走近道的最后还是远道。我们开车时常常想,这条路没有走过,从这里走过去可能会近一点,我们经常会想当然,最后越开越远,而且可能还找不到路。你们每一个人比师父都更有体会,有时候越着急,时间越不够,非要找一条路,结果找到一条死胡同。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时候,

他就想找一条近路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这条近路害死他。人生难道不是这样吗?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师父希望大家要常生感恩心,谢谢观世音菩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