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原因:
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廷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为了节省开支,精简机构,明廷被迫对驿站进行改革,而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只有铤而走险。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历史教学》, 1980(11)。)
二、简介:
明末农民起义又称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之乱、张献忠之乱 等,爆发于明末天启和崇祯年间乃至清初的一场农民战争。
从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王二起义开始,经过洛阳之战、襄阳之战、成都之战和山海关之战,至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败,起义军与明军战斗17年,与清军战斗14年。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最终推翻明朝。后期出于民族大义,农民军采取联明抗清的决策。但是由于受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战略失误,再加上清军入关后疯狂的镇压,农民起义最终失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5
明末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
1、连年战争-与女真、与蒙古、与倭寇海盗的战争
2、自然灾害
3、瘟疫
4、政治制度腐朽,朝廷无能,
5、世界大环境压制。出口不利。
明末正好是西方社会开始回收地理大发现的初期红利,科技文化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西方社会开拓进取,虽然很多时候是伴随这殖民侵略战争。但是总体是高速进步的发展,而我国在明朝开始的闭关锁国,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加上朝廷无能,官员昏聩,灾害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大明终被拖垮。灭亡,一个朝代的灭亡并不值得可惜,但是更落后的满清奴隶主贵族统治了中国造成了更落后的局面,中国彻底与世界隔绝了230多年,一个5000年历史多少炎黄子孙慷慨悲歌为之牺牲的中央帝国终成为一个东亚病夫之国,这才是真正的可惜。中华民族遭受的耻辱和痛苦至今都还有残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15
因为宦官党争引起的民不聊生,关外的努尔哈赤才有机会入侵关内。
第3个回答  2020-05-23
政治腐败皇帝实行暴政贪官污吏收刮民财民不聊生战乱不断,希望我发布的答案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