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转私如何合理合规操作

如题所述

公转私合理合规的操作方法:发工资、支付个人劳务报酬、领取备用金、报销差旅费、支付股息分红、公司向个人采购、支付各种赔偿金和违约金。企业想要合理合规地减轻企业税负,一定要通过合理合规的方式,所以必须通过合适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负。
公转私的其他知识:
1.公转私操作容易被列入监控的一些操作:企业的现金交易超过5万元;企业的公转私交易行为,金额超过200万;资金流向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没有任何关系;企业账户进行频繁地销户开户;企业私户转账的金额数目过大;企业自身的规模与资金流水不匹配;企业的公户与私户频繁转换;企业频繁将资金转入转出等异常行为;大量交易的闲置账户。
2.公转私的目的:交易的目的是否合法合理是我们整个公转私合规性的前提。比如,当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的员工,那么我们向其正常发放的工资、报销款等都是具有合理的目的的。而如果是出于避税的目的,通过发票报销来抵充费用,那么即使是以报销的名义进行,这样的公转私仍然是不合规的,也是会受到监控的。
3.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公转私的操作,如果有必要这样做,也必须做好纳税筹划,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避免触犯法律。但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都不具备策划零风险的纳税筹划方案,因为需要的能力太专业了,不仅需要对政策法规有极深的把握,还能把政策法规与公司运营、财务结合起来。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