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做儿童青少年的心里疏导?

如题所述

疫情期间,经过居家隔离、在家上网课、长假后的开学,儿童青少年可能会出现焦虑、孤独等一系列情绪问题及网络成瘾等问题。
1.焦虑、疑病: 过度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当身体出现不舒服时,容易陷入"被传染"的担忧中。 心慌、坐立难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混乱,导致其难以完成学业或其他任务。 反复查看疫情信息、过分关注疫情变化、反复洗手等。
2. 情绪低落、抑郁: 长时间居家,出现孤独、情绪低落,对事物提不起兴趣,疲乏等表现。 出现噩梦、食欲减少、易激怒等行为。
3.网络成瘾(游戏障碍) 居家隔离,假期延长、自控力差等因素导致儿童青少年上网失控,强迫性地经常使用网络,沉迷于网上活动难以摆脱上网受限时则情绪不稳,强烈渴望上网,这种渴望导致其做其它事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处于上网与不敢面的现实的矛盾之中,情绪低落、悲观、消极 不惜代价寻求上网、游戏机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成绩下滑 视力下降,肩颈疼痛,生物钟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
4.低龄孩子的行为问题: 部分低龄儿童可能会出现思维固化或重复动作、粘人、害怕孤独、哭闹增多等行为。 有一些甚至可能会出现尿床、语言迟缓等倒退行为。
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家长、学生、老师三个群体的共同努力,以下是心理医学中心儿少心理专家给这三个不同群体缓解心理压力的建议:
给家长的建议
1. 做好自我照顾,为儿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维持正常的作息,保持生活稳定。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居住环境,与家人朋友通过电话和社交软件等方式进行联系。 关注自身情绪变化,接纳自身的情绪,缓和情绪波动。 对于低龄孩子来说,家属维持正常生活状态,保持身心稳定,孩子就能平稳度过"疫情" 用支持和鼓励的方法应对孩子的各种不良情绪反应,同时,倾听他们内心的担忧,打开释放焦虑的空间。
2. 做好疫情及防护知识的宣教,避免信息过载: 尽量控制每天接收信息的时间、途径,减少杂音。 家长应告诉孩子如何判断信息的对错,当下不能判断时也不要急着传播。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绘本等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及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并督促孩子做好自身防护。 有些孩子对于不能去学校感到不解,家长应通过讲故事、打比喻等方式告诉孩子不能去上学的原因。
3. 合理引导作息,开展家庭活动: 督促孩子做好作息计划,保证充足休息的同时也保证合理的学习计划,缓解延期开学所产生的焦虑。 劳逸结合,一同进行亲子活动,如家庭电影时光、桌游、运动等活动。
给儿童青少年的建议
1. 善用网络:关注权威媒体平台: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或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正确恰当了解疫情,同时又不让信息过载。
2. 保持正常作息、制定计划:做好张弛有度的学习计划、运动计划、社交计划、保持正常规律的作息及适度的人际交往。
3. 缓解情绪小技巧:理性应对疫情中出现的情绪反应,可以列一个活动清单(如运动、瑜伽、听音乐、阅读等)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
4. 产生严重反应时,应及时寻求帮助:出现严重的焦虑、担忧等情绪,无法应对学业并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时,应及时告知父母或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或拨打权威危机干预热线。
给老师的建议
1. 帮助正确了解现状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青少年,强调防护的同时,可以提供权威的信息平台。引导学生辩证理性地思考此次危机的两面性,即看到危机中潜藏的危险和机遇,避免谣言。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通过安全教育平台,以家长带领孩子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知识和学校推迟开学的原因。
2. 接纳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面对疫情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做好自身的情绪调节。
3. 家校合作:通过校园平台,发送消息,实现家校沟通,实时掌握学生动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9
1.亲近孩子
多与孩子身体接触,如:抚摸、牵手、拥抱等,都能给孩子传递安全感,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抚慰。
图片

2.陪伴孩子
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可以听一些孩子的音乐或讲个故事,也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玩一些适合的亲子游戏。
3.排解情绪
如果孩子的情绪较为压抑、郁闷,此时不要去压制他们,可以通过说说心里话、绘画、运动等方式来疏导发泄,引导他们说出心里的话,宣泄心中不良的情绪。
图片

4.稳定情绪
“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尤其是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家人情绪稳定就是孩子最好的强心剂。孩子通常会通过父母的情绪和反应来认识和看待世界,因此,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受到的影响就越小,孩子才能建立起安全感。
5.以身作则
家长少用手机玩游戏,多做家务、室内运动等有意义的活动。在家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互动性的小游戏,制定规则,在规则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图片

6.回应孩子的疑问
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疫情、疾病、死亡等问题,家长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不回避、不批评、不忌讳,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给予适宜的回答。
第2个回答  2022-12-29
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不少学生会产生担忧害怕的心理,自己及家人一旦有感冒症状就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紧张的无心学习。另外,长时间的线上授课,居家学习,不能和同学、老师面对面交流,也会导致学生变得焦虑、孤僻,长此以往还会影响正常学习交流及睡眠等。
“问题摸排清楚了,就要分类对待,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的进行心理干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班任、辅导员及心理健康专家应通力合作,及时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判,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陈英云说,比如高校,可通过“学校—分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体系,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家长也要随时和学校老师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心理变化,共同引导青少年走出负性情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