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概念及意义

如题所述

德育的概念为: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1.德育的基本含义:

(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的模式:

(1)主体性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德育应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2)活动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行为锻炼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道德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德育的目的,又是德育的手段。

(3)情感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德育模式。该模式认为,关心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和结构,且具有丰富的层次性。

德育的原则:

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

又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2.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

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3.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5.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

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