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原理

如题所述

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称氧化镍电极),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氧化物,也称贮氢合金(电极称贮氢电极),电解液为6N氢氧化钾,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反应为:
NiOOH+MH═Ni(OH)2+M

其中,M表示贮氢合金材料。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 1.2V~1.3V、因贮氢材料和制备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

过充电时,两极上的反应为:

氧化镍电极上: 4OH`- 4e — 2H2O十O2

贮氢电极上; 2H2O+O2+4e —4 OH`

电池在设计中一般采米用负极过量的办法,氧化镍电极全充电态时产生氧 气,经过扩散在负极重新化合成水,这样,既保持了电池内压的恒定,同时
易使电解液浓度不致发生巨人变化。

当电池过放电时,电极反应为:

氧化镍电极上: 2H2O + 2e — H2+2OH`

贮氢电极上; H2 + 2OH`-2e — 2H2O

虽然过放电时,电池总反应的净结果为零,但要出现反极现象。由于 在正极上产生的氢气会在负极上新化合,同样也保持了体系的稳定。

另外,负极活性物质氢以氢原子态能以相当高的密度吸附干贮氢合金 中,在这样的电极上,吸放氢反应能平稳地进行,放电性能较镉-镍电池而言 得以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9
镍氢电池和同体积的镍镉电池相比,容量增加一倍,充放电循环寿命也较长,并且无记忆效应。镍氢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为NiOOH(放电时)和Ni(OH)2(充电时),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为H2(放电时)和H2O(充电时),电解液采用30%的氢氧化钾溶液,充放电时的电化学反应如下:
从方程式看出:充电时,负极析出氢气,贮存在容器中,正极由氢氧化亚镍变成氢氧化镍(NiOOH)和H2O;放电时氢气在负极上被消耗掉,正极由氢氧化镍变成氢氧化亚镍。过量充电时的电化学反应:
从方程式看出,蓄电池过量充电时,正极板析出氧气,负极板析出氢气。由于有催化剂的氢电极面积大,而且氢气能够随时扩散到氢电极表面,因此,氢气和氧气能够很容易在蓄电池内部再化合生成水,使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保持不变,这种再化合的速率很快,可以使蓄电池内部氧气的浓度,不超过千分之几。从以上各反应式可以看出,镍氢电池的反应与镍镉电池相似,只是负极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物不同,从后两个反应式可以看出,镍氢电池也可以做成密封型结构。镍氢电池的电解液多采用KOH水溶液,并加入少量的LiOH。隔膜采用多孔维尼纶无纺布或尼龙无纺布等。为了防止充电过程后期电池内压过高,电池中装有防爆装置。
第2个回答  2011-06-13
你在百度网页输入镍氢电池 里面有显示 镍氢电池原理_百度文库
点击打开就可以看到,非常全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