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作为教师招聘的必考考点,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这一知识点可以按照时期、总体特征、朝代、教育场所、教育内容和教育特征的脉络进行归纳总结。那么如何做到清晰明了呢?在此特别帮您进行梳理。

一、时期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以夏朝为开端,分为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和封建社会(战国、汉、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社会大致以鸦片战争1840年为始。



二、总体特征

首要先从总体特征上区分三个时期的教育。

本人将总体特征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有无教育现象、有无教育场所、有无教育制度,有无阶级性和等级性,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内容和方法。

下面分别从四个维度上说明三个时期教育的总体特征。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有教育、无学校、无学制。第二,无阶级性、无等级性。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生产性。第四,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有教育、有学校、无学制。第二,有阶级性、有等级性(等级性在封建社会才出现)。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第四,教育内容和方法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近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有教育、有学校、有学制(1905年)。第二,无阶级性、无等级性。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生产性。第四,教育内容和方法多元化。其中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特殊记忆,总结为“全民多现身”的口诀,分别是全面性、民主性、多元化、现代性和终身性。

三、朝代

朝代主要区分古代社会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春秋之前,包括春秋,属于奴隶社会。战国之后,包括战国,属于封建社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3

1、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使平民受教育成为可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经典,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2、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历时1300年,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官吏;

3、现代意义的学校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最早是外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当时的清政府还派遣年轻人到英、法等国学习军事和技术;

4、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后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中国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统,实行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工作时间内安排专门时间系统学习等教育形式;

5、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在制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战略时,将科技与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科教兴国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任务。

第2个回答  2022-05-27



1、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使平民受教育成为可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经典,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2、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历时1300年,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官吏;
3、现代意义的学校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最早是外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当时的清政府还派遣年轻人到英、法等国学习军事和技术;
4、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后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中国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统,实行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工作时间内安排专门时间系统学习等教育形式;
5、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在制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战略时,将科技与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科教兴国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