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哪些思维

如题所述

学生更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由于现在学生作业很多(虽然要求减负,实际上并没有减,反而增多),因此学生写作文很少先打草稿,再修改,最后誊写上交。他们往往“一气呵成”,认为反正改作文是老师的任务,况且时间太紧。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十之八九问题多多。首先是思路不清、结构松散、重点不突出,甚至是偏题、跑题;其次是病句很多,错别字很多;三是书写水平极低,甚至乱涂乱画。改作文的老师可能火冒三丈,但你是否想过你是怎样教学生的呢?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教给学生一定的逻辑思维,学生只是怕你而完成任务。据说规定初中学生要写600字以上的作文,有的学生不是认真思考怎样写作文,而是边写作文边数字数,还在作文本上标志出来,怕老师不相信呢!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由于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杂乱的,只是获得了一堆“材料”而已,还不会修建属于自己的“住房”。

从教师教学效果来看,培养学生一些逻辑思维能力是必要的。
俗话说“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讲的是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办事效率高低的问题。当教师,工作效率亦如此。现在提倡有效教学,“有效”指的是有效率、效率高的问题。有的教师教学效果高,得到大家的赞扬;有的老师几十年如一年,给他的评价是“没有功劳总有苦劳”,这类教师教学过程中缺乏思考,十足的教书匠,不会总结经验,或者只满足于他认为的教学任务,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教师的最终目标之一是教出不用教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路。学习方法、思路,实际上包含大量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一些逻辑思维能力是必要的。
例如:怎样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方法、思路呢?如果我们每次作文都是照本宣科,按教材要求布置写作文、改作文、讲评作文,学生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好文章。怎么办呢?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一个班上所有学生的共性心理特征,找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倾向,对症下药,纠正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我们发现学生写作文经常“犯的错误”有如下一些:
1、错别字、病句过多。
2、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意思不连贯,甚至毫无关联。 3、整篇文章偏题、跑题。
4、结构松散、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 5、缺少润色,文章枯燥无味,缺少创新性。 6、书写潦草、乱涂乱画。
针对上述问题,如果教师每次批改作文都写上这些评语,显然是“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如果发现学生存在上述问题,正确的做法是教给学生改正的方法、思路。如果学生作文里“错别字、病句过多”,不但要教给学生正确书写字词的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关键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语法知识,理解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句子成分之间的顺序等。如果学生作文中出现“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意思不连贯,甚至毫无关联”,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逻辑学上的常识:例如判断、推理、证明、反驳等基本逻辑思维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写的语句读给学生听,师生讨论存在的逻辑问题等,培养学生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以避免在以后的写作中出现类似的现象。那么,学生作文出现“整篇文章偏题、跑题、结构松散、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也是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此类学生写作文缺乏正确的思考,不会审题、构思,只是被动的想一句写一句,甚至胡乱抄袭一些句子来敷衍了事。时间长了,这类学生是特别怕写作文,更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怎样审题、怎样构思作文的方法和思路。例如怎样确定主题,先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怎样结束,写作过程中怎样围绕主题选材、抓住重点等等。至于学生作文没有润色,文章枯燥无味,缺少创新性,书写潦草、乱涂乱画等问题,除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外,也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学生不会对比,找不出问题,不知道“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在写作文时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如果教给了学生一些逻辑知识,学生懂得一定的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就会在写作前认真构思,做到胸有成竹,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教师不至于每次批改作文时都写上上述学生写作文时出现的“犯的错误”评语了。同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些逻辑思维知识,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教师提问、师生讨论问题等就是一个比较轻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明显好转,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也就“事半功倍”了。
三、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应该培养学生一些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合格的人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其中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今后要进行社交活动,如果与人交谈听不懂别人的话,自己说话颠三倒四,不会判别是非,那么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我们知道鲁迅塑造的阿Q最终因不理解画圆圈的含义所产生的悲剧不正是如此吗?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一字值千金”,这里面无不含有逻辑思维的魅力。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差,也无法学好其他学科。因此我们不能淡化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些逻辑思维能力,把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优化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真正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23
阅读 引导他们学会自己阅读
第2个回答  2014-12-23
思考
第3个回答  2014-12-23
谋篇布局,巧斟词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