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皇后大臣出行坐轿几人抬

如题所述

1、皇帝乘坐肩舆轿子的时候是由8人或16人抬行,是皇帝在宫内往来时乘坐的代步工具。

皇帝叫龙辇,皇后叫凤辇,公主、皇子叫辇。龙辇前面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镶嵌有金银玉器,宝石珍珠;车身还雕刻有龙凤图案,尽显皇家的尊贵豪华气派。

龙辇仅有皇帝和皇后可以乘坐,也是皇权至高无上的标志。龙辇相关记载始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有“乘六马”的记载;《后汉书·舆服志》中也有“天子所御驾六,余皆驾四”的记载,这些所描述都为龙辇原型。

后妃所用的舆轿有大仪舆,十六人舁之;轻舆,又称翟舆,八人舁之。皇贵妃所乘的轻舆,八人舁之。贵妃以下乘舆,四人舁之。除轿之外,还有御车,也各有专名:皇后用的车有凤车、仪车;嫔妃用的车有翟车、曲盖车等。

2、高级官员乘坐肩舆由4到8人抬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就是从这来的。

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

四品自佥都御史以下,只乘二人肩舆,单引不喝道。当时正阳门专许舆入,车不准行,故京官无乘车者。后来渐有驴车、骡车。

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骡车渐多而驴车渐少,嘉道年间则京官无乘驴车者。咸同以后京官惟尚书以上乘四人肩舆、侍郎坐绿呢围车、三品坐蓝呢围车,旁开窗。四品以下,车与一般朝臣相同。

乾隆十五年有上谕只准王公及满洲一品大臣照常坐轿,不准满洲都统与部院二品以下堂官坐轿。但汉官不在此禁,故汉官二品亦有坐轿者。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载:“乾隆五十五年上谕:‘内外文武大臣特恩赏在紫禁城内骑马,用资代步。但年老有疾之人,上马亦觉艰难,嗣后已经赏马之大臣,因有疾艰于步履者,仍加恩准令乘坐椅,旁缚短木,用两人舁行入直。’”

《清史稿》载:“汉官三品以上、京堂舆顶用银,盖帏用皂。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职,舆夫二人,舆顶用锡。直省督、抚,舆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职以上,舆夫四人。杂职乘马。……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同车制。其用云头者禁止。”

官员需按例,百姓有钱也不得逾制。当今社会对乘车也有限制,但只是管官不管民。

扩展资料:

轿子的起源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尚书·益稷》中有一句话:“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是大禹自述其治水经过时讲的。

后人解释,这四载是:“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 。”(《史记·夏本纪》) 这个 “欙”(雷),就是最原始的轿子。

有的古文献说:“山行即桥”(《史记·河渠书》),这是由于欙是过山之用,负在一前一后两个人肩上,远望过去“状如桥中空离地也”(《癸已类稿·轿释名》),所以,在上古时,轿、桥二字相通。而它的具体形状目前还无从可考。

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质肩舆,有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制式。其中一件经复原后还可以看出原来面貌:它是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几部分组成。

底座呈长方形,顶盖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轿身原应围以帷幔 ; 轿前开有小门,供乘者出入; 轿杆捆绑在底部边框上,和以后轿杆固定于轿身中部的制式不同。

这是目前己发现存世最早的轿子的实物。由此可以推断,轿子起源于夏朝初期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一般认为,轿子是在古代车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中华民族造车的历史更早。《淮南子·说山》一书记述:“见飞蓬转而知为车。”

古代人们从自然物的滚动中得到启示: 圆形的物体在平面上移动要比其他形状的物体迅速得多。古代人们学会了采用在重物之下排垫圆木的方式来搬运东西,这有河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为证。

到仰韶文化的晚期,人们已经用轮制技术来制造陶器。车辆的伟大发明,使中华民族在克服平原地区的交通障碍方面取得了成功。

以车子的伟大发明为先导,我国的上古无先民陆续发明了适用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多种交通工具。大禹“乘四载”,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他使用了各种交通工具,轿子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轿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肩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31

1、皇帝乘坐肩舆轿子的时候是由8人或16人抬行,是皇帝在宫内往来时乘坐的代步工具。

皇帝叫龙辇,皇后叫凤辇,公主、皇子叫辇。龙辇前面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镶嵌有金银玉器,宝石珍珠;车身还雕刻有龙凤图案,尽显皇家的尊贵豪华气派。

龙辇仅有皇帝和皇后可以乘坐,也是皇权至高无上的标志。龙辇相关记载始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有“乘六马”的记载;《后汉书·舆服志》中也有“天子所御驾六,余皆驾四”的记载,这些所描述都为龙辇原型。

后妃所用的舆轿有大仪舆,十六人舁之;轻舆,又称翟舆,八人舁之。皇贵妃所乘的轻舆,八人舁之。贵妃以下乘舆,四人舁之。除轿之外,还有御车,也各有专名:皇后用的车有凤车、仪车;嫔妃用的车有翟车、曲盖车等。

2、高级官员乘坐肩舆由4到8人抬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就是从这来的。

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

四品自佥都御史以下,只乘二人肩舆,单引不喝道。当时正阳门专许舆入,车不准行,故京官无乘车者。后来渐有驴车、骡车。

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骡车渐多而驴车渐少,嘉道年间则京官无乘驴车者。咸同以后京官惟尚书以上乘四人肩舆、侍郎坐绿呢围车、三品坐蓝呢围车,旁开窗。四品以下,车与一般朝臣相同。

乾隆十五年有上谕只准王公及满洲一品大臣照常坐轿,不准满洲都统与部院二品以下堂官坐轿。但汉官不在此禁,故汉官二品亦有坐轿者。

官员需按例,百姓有钱也不得逾制。当今社会对乘车也有限制,但只是管官不管民。

扩展资料:

轿子种类:

轿子,在种类上,有官轿、民轿、喜轿、魂轿等不同;在使用上,有走平道与山路的区别;在用材上,有木、竹、藤等之分;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如骆驼驮的“驼轿”,元代皇帝还坐过“象轿”。

“骡驮轿”,是“骡抬轿”的讹音,是清末民初流行过一阵的交通工具。轿子是用二匹骡子前后抬着。轿杆固定在骡背鞍子上。轿夫跟着边走边吆喝。轿内坐人,大轿可坐3-4人。轿外夏包苇席或蒙纱,冬季则是棉围子。骡驮轿多用于山区或乡间崎岖小路。

(一)两人小轿:轿呈方形,前后各一人抬,是最方便的代步工具。

(二)驮轿或骡轿:轿呈长方形,比小轿宽敞,前、后各用一匹骡子拉,前方有一人牵马。

(三)四人抬花轿:图中有迎娶的花轿行列,轿上扎彩绸,四个人抬轿,轿子左右各两女郎,花轿前一人撑大圆伞,伞前是六人乐队。

(四)肩扛轿:图中运石车附近,有一出巡官员,乘坐一人轿,由四人抬著,像是一把椅子,用两根杆子架起来。也类似现代民间神明坐的轿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轿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古代的轿子,按其用途不同,有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清朝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6人乃至32人抬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