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这个典故出自林翰明的《诫子弟》诗,后被写成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六尺巷传说》

《六尺巷传说》:林瀚明成化二年进士,明正德年间任南京吏部尚书,为留京四君子之一。2000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诫子弟书》,其中刊载了林瀚的《诫子弟》诗:“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在林瀚明弥留之际,子孙问他有什么遗言,林瀚明说:“学吃亏而已。”这是林瀚留给后代子孙的一笔不竭的宝贵精神财产,有此遗训,家门鼎盛,林氏三代出了五个尚书。

扩展资料

“六尺巷”现今地点: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

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现今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诫子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6
一是明朝「郭朴」版 话说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吏部尚书名字叫做郭朴,为人清高廉洁,颇受时人推重。有一回,他接到家中弟弟捎来的书信,信中提到邻里建屋,与他互争一墙之地的情形。这件事已经缠讼多年,始终无法获得解决。所以,他想请哥哥以朝中大臣的名义,向地方县官施加压力,如此一来,定能平息纷争。郭朴看完,笑了笑,只写了一首诗答复他的弟弟: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弟弟收信一看,猛然醒悟,于是主动让出一墙,想不到邻居也是客气地让出一墙。两家彼此让出一墙,便在原地空出一条巷道。后人便将该处称为「仁义巷」,此事也成为地方佳话,传诵不已。

二是明朝「舒芬」版 再说明朝江西进贤北山人舒芬,当了翰林院修撰,后又被授谏议大夫。舒芬当了官后,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他对自己家里人要求很严,不许家人利用自己的牌子为非作歹,因此清名远播,官声极佳。有一次,他家的邻居盖房子,把墙脚下到属于他家的地基上。而他家也正准备将原来的房屋扩修一下,这样,两家自然要发生争执。于是,家人立即给舒芬写了一封信,要他出面干预。舒芬接到家书后,立即给家人寄去一首诗。诗云: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接到他的「信」,自然理解他的意思。他的父母都是明白人,弟妹们也都是读书人,看了他的诗,心静下来了,气顺过来了,于是,便主动上对方家门,答应让出地基。对方也主动地将自己下下去的墙脚挖起,向后退了好几尺。直到现在,舒芬的家乡北山镇,还保存着宽宽的「让墙巷」。

三是康熙朝「张英」版 再话说清康熙时,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势必影响了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寄书京城,告诉张英之此事。张英阅罢,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中得到张英寄回的信,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亦被传为美谈。

四是「郑板桥」版 说郑板桥作官时,他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以致各向前修围墙,阻断道路。弟弟修书给郑板桥,希望帮忙打赢官司。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悉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其实,关于这首诗的出处,还有清朝「张廷玉」版和「曾国藩」版之说,笔者不想细作考究,只想赞美这种仁爱、礼让的崇高精神!因此,想给博友诸位讲一个当今新“让墙”的仁义故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这个典故出自合肥的这个典故出自林翰明的《诫子弟》诗,后被写成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六尺巷传说》就是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第3个回答  2019-12-23
这个典故出自林翰明的《诫子弟》诗,后被写成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六尺巷传说》。
第4个回答  2016-12-06
 一段关于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