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工资级别十一级和十二级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十一级的绩效工资比十二级每个月多50-80元,各地有所不同。每升一个级别就会高出50多元钱。

2、事业单位工资等级:

管理岗位(岗位工资):一级2750,二级2130,三级1640,四级1305,五级1046,六级850,七级720,八级640,九级690,十级550。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一级830,二级690,三级615,四级575,五级545。普通工540。事业单位新旧岗位工资对照。

扩展资料:

1、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国务院法制办11月24日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积极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进程。

2、工资福利需兼顾社会分配公平。为了维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兼顾社会分配公平,《征求意见稿》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以下规定: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三是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得财富的社会保险制度。

3、规定奖励和处分的种类、权限与程序。为了表扬激励先进,惩戒不良行为,《征求意见稿》对奖励和处分事项作了规定。如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信托网文明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作出突出贡献;在有效防止、消除事故和保护公共利益中作出突出贡献;长期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履行职责模范作用突出的工作人员或者集体,给予奖励。

4、《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对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违反规定的权限或者程序等行为,撤销奖励。违反政治纪律,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违反工作纪律,致使公共利益或者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单位资财的;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给予处分。

5、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资的保障和激励作用,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分为固定部分和灵活部分。

①固定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水平高低、责任和贡献大小。

②灵活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的多少。

③单位资金来源不同,其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和灵活部分所占比例也不同。

④全额拨款单位固定无灵活部分

⑤差额拨款单位的比例为6:4,

⑥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灵活部分比例还可以扩大一些,国家不作统一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百度百科: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