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宝典 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如题所述

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由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思想观点:

1、一原则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阐明了教学与教育(德育)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认为,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道德教育应该通过教学进行,教学的目的是造就学生的德行。

2、二基础

赫尔巴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伦理学指明目的,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善道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心理学指明教育学的途径、手段和障碍。赫尔巴特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理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并且将心理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强调教育学科科学性。

3、三中心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我们通常把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称为“旧三中心”。

4、四阶段

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清楚(明了)——明确的感知教材。

(2)联想(联合)——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3)系统——知道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基础上做出概括和总结。

(4)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5、五种道德观念

教育目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培养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6、兴趣的种类

赫尔巴特把分兴趣为六种,两大类,并根据六种兴趣设置了相适应的学科。

1、经验的兴趣: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由感觉而得来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地理等。

2、思辨的兴趣:通过思考探索事物间的关系、规律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数学、逻辑学、文法等。

3、审美的兴趣:评价、判断自然、艺术和行为美丑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文学、绘画、音乐等。

4、同情的兴趣:在与一定范围的人接触中,愿与人共享苦乐的兴趣,通过本国语、外国语(古典语和现代语)等学科来培养。

5、社会的兴趣:愿与较广泛的人接触,关心社会和国家幸福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历史、政治、法律等。

6、宗教的兴趣:重视和亲近神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神学。

赫尔巴特把前三种归为一类,称自然的或知识的兴趣,后三种归为一类,称历史的或同情的兴趣。赫尔巴特认为各个兴趣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有联系的。共同形成相应学科。同时,学校开设的科目类型越多也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激起时的心理活动的四个阶段,对应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为:注意(明了)、思考(联想)、探究(系统)、行动(方法)。

真题在线:

2019年山东·统考·单选。

赫尔巴特认为,不同教学阶段与学生不同的心理活动相对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明了—思考。B、联想—探究。C、系统—注意。D、方法—行动。

答案:D。

【解析】考查内容:赫尔巴特将教学阶段分为四步:①明了,是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在心理方面要求把“注意”集中到新观念上;②联想,这是运动状态的“专心”活动,赫尔巴特认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表现为“期待”;③系统,这是静止状态的“审思”活动,在心理方面表现为“探究”;④方法,这是运动状态的“审思”活动,在心理活动上表现为“行动。”

2020年山东·青岛·单选。

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德行为最终目的这一观点体现的教学原理是()。

A、发展性教学原理。B、教育性教学原理。C、建构性教学原理。D、社会性教学原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原理。教学原理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规律。其中,教育性教学规律是指在教授知识和技能中进行德育,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题干中,培养学生的德行为最终目的,则体现了教学中不能忽视德育。B项正确。

2020年山东·青岛·多选。

下列教育思想中,由赫尔巴特提出的是()。

A、教育性教学原则。B、兴趣的多方面性。C、自然主义教育。D、教学形式阶段。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赫尔巴特提出的主要教育学思想有:(1)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2)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系统研究了观念、统觉、兴趣和注意力等心理学问题和注意力等心理学问题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4)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教学过程分为清楚(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所对应的心理表现分别为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5)教育目的:完善道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A、B、D三项正确。

2019年山东·济宁高新区·单选。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科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赫尔巴特的称谓,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也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