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民工超龄了还会被聘用?

如题所述

先说说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例子吧。老潘已经年过60岁,他从年经的时候就在工地上混,当过力工,也干过一段时间的瓦匠。他本来还有一个老婆,由于两个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一起在干地上干活也赚不到太多的钱,所以也不直没有要小孩子,后来他四十多岁的时候,老婆由于一时不慎从工地上搭建的脚手架上掉下去了没有性命,从此老潘就又是一个人,也从那时起,也更加少言寡欲,有时还多少有一点精神恍惚。

他的遭遇大家都知道,从老板到工地上的伙伴也都很同情他,在一起工作的即使之前不了解他的情况也听别人说过,因此从上到下对他都是很照顾的。有什么活都会叫上他一起去干,就这样一来二去了的,老潘到了五十多岁。繁重的体力工作已经做不动了,外带年青时落下的小毛病,手脚也不是太利落了。老板也算是照顾他,就让他在工地里开那种专门拉货的升降电梯,虽然钱不多,也还算是清闲,就这样一晃又过了几年,老潘已经60来岁的人了。

有一天老板叫到他,和他说这你个年纪真的有点大了,虽然开电梯的危险性不大,但是已经不符合国家要求的法定年纪,现在检查的也比较严,这活先就别干了,改在工地做保安吧。早晚一共你们四个人,都是和你年纪差不多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好门,晚上防着点贼,不要让人把我们的建筑材料偷走就好了。就这样老潘又换了这个新岗位,工作时间更长了,但工地上的小老板还是有意无意的说老潘年纪大了,晚上要清醒着点。

老潘只是当下建筑行业农民工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某一行业工作多年,但是并没有更多的技术和财富上的积累。但是到了年纪他们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又都在下降,同时又超出国家规定的可以工作的法定年龄。但他们还要生活的。当然工地上也有聘用他们的这种人的好处,对他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双赢。

、聘用超龄农民工对企业的好处:

    工资低,不需要缴纳各种保险,可以为企业节省一大笔的开支。

    怨言少,废话少,工作肯干,对企业的依附感强。

    长年在企业工作,老人和企业有了一定的情感,企业也不好直接舍弃这么老人,担心伤了他们的心。这当然是企业人性化的一种表现。就比如我说的故事中的老潘。

4.企业也确实有用人需求。就拿建筑行业来说,年经人本来做的人就少,而且加之流动性大,很多工地都是处在有活无人干的状态。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个缺口,他们很多人经验丰富,而且身体也可以胜任,这些人企业还是愿意留用的。

上了年纪的农民工也愿意留下来,主要是有些老人还是存在生活压力,需要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他们会主动和企业打感情牌,希望自己可以留下来。事件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希望在这件事上可以不要搞一刀切,可以更人性化,按照个体零活处理才是更好的解决超龄聘用问题的更好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0
超龄农民工在养老保障之外,如果只考虑年龄问题,工地或用工企业也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熊师傅说:“基本上就是‘70后’‘65后’这些人在干建筑。工地上现在‘80后’还有,‘90后’基本没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多年来从事劳动力市场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低技能层次的基础劳动力不足。

“我们一直在观测中国宏观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由于我们劳动结构的变化,很多行业缺低层次的劳动者。农村的人该出来的差不多都出来了,年轻人现在很多都上学了,或者是他不爱做这种比较艰苦的体力劳动,如果卡得太死,从这个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来讲,就面临着一种短缺了。”丁大建说。

陈刚认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柔性管理,也许是兼顾农民工安全与生计的方法。“比方说架子工之类,我觉得应该严格管控,因为它的危险系数在那里;如果是技术性的工种,比方说泥工贴砖,强度比较低,这一类年龄稍微放大一点也都没有关系。”

丁大建也认为,解决超龄农民工的生活与就业问题,短期内采用柔性政策动态调控用工安全是实际的办法。长期看,还是应该通过试点,考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扩大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开展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试行参保工作,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困难农民工群体的兜底性保障制度。

丁大建说:“我们国家的社保制度是男的60岁、女的55岁退休,这个制度对于城市里的劳动力,有社会保障相配套。农村这一块,现在60岁的人,都是几十年前进入劳动市场。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在逐步完善,农村建立了居民保障,有养老保险,一两百块钱一个月,他们要不然靠子女,要不然有能力的还要靠自己。对于这部分农民工,社会保障没有跟他们的职业挂起钩来。应该去给他们提供劳动保护,给他们一些更好的工作条件,年龄大了,可以调一下他的工作,不要到一线最危险的地方,要留有余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30
这一批农民工是过去从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掌握什么技能。而当时中国城市正在发展建设,于是他们就投入到了建筑行业中。哪怕苦一点,哪怕累一点,但是只要能挣钱、能养家,他们什么苦也愿意吃。于是,也正是这批农民工成为了城市钢筋水泥的铸造者。而当他们老了、被“清退”以后,又能做什么呢?
对于大多数的他们来说,并没有条件允许他们在家里闲下来。因为往往家庭的生计还需要他们,子女们背负的贷款压力也需要他们支持。很多时候,他们依然是家里的收入支柱。
建筑工地的活虽然苦、虽然累,但是起码还有一份收入。而60岁的他们一旦失去这份工作后又将何去何从呢?他们将面临的将是失业,将是失去家庭收入来源,这或许使他们更焦虑。
第3个回答  2022-03-30
根据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施工现场已经难寻60岁以上的农民工,甚至超过55岁的都极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南昌、湖北荆州等地,均作出此项要求。面对不断落实到位的管理措施,一些仍有务工需求的超龄农民工开始走上转型之路。这也给相关管理部门带来新的课题。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安全科科长崔勇强调,部分新闻中“超龄农民工不能进入工地”的表述存在夸大,文件中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而工地其他辅助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仓管等不受影响。

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考虑实际情况就有点没必要了,事实上,谁愿意那么大的年龄还出去工作,在家享福不好吗?还不是因为没办法。

而且,就算不出去工作,在家不还是得天天操劳,不也是忙碌一年到头,而且实际收入还不如去工地赚得多。

现在在农村务农绝大部分根本就是收入微薄,他们又没有养老金,不出去干还能咋办,一纸禁令最终还不是让很多人失业,就算他们继续留在城市能做啥?

做门卫,做清洁工,难道做那些就不累吗?

支持清退令,但请做好善后工作。我们应该多思考,为什么超龄还要做农民工,为什么超龄还会被聘用。想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不用等清退,自然就会消失。清退是为了安全,打工是为了挣钱,解决好这个矛盾,从实际和根本出发,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对于体力劳动者,这把年纪已是积劳成疾,却还自降工资的任劳任怨。说白了就是为了挣钱,退休工资低,生活成本高,再加上子女生活压力大,只能外出务工。而现在个体经济不好做,又不能摆摊卖菜烤冷面,就只能回归老本行。

对施工队来讲,一级一级压成本,只能从材料和人工找回来。老工人有经验,工地全门清,现成的劳动力,工资还要的低,所以才会招聘这类劳动者。

说白了,这也是全体打工人的事,今天是民工,明天是保洁,后天可能就是你我。要么平时多发点,要么退休多补点,要么奖金少扣点,要么生活成本小点,要么福利待遇高点。
第4个回答  2022-03-30
先说说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例子吧。老潘已经年过60岁,他从年经的时候就在工地上混,当过力工,也干过一段时间的瓦匠。他本来还有一个老婆,由于两个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一起在干地上干活也赚不到太多的钱,所以也不直没有要小孩子,后来他四十多岁的时候,老婆由于一时不慎从工地上搭建的脚手架上掉下去了没有性命,从此老潘就又是一个人,也从那时起,也更加少言寡欲,有时还多少有一点精神恍惚。

他的遭遇大家都知道,从老板到工地上的伙伴也都很同情他,在一起工作的即使之前不了解他的情况也听别人说过,因此从上到下对他都是很照顾的。有什么活都会叫上他一起去干,就这样一来二去了的,老潘到了五十多岁。繁重的体力工作已经做不动了,外带年青时落下的小毛病,手脚也不是太利落了。老板也算是照顾他,就让他在工地里开那种专门拉货的升降电梯,虽然钱不多,也还算是清闲,就这样一晃又过了几年,老潘已经60来岁的人了。

有一天老板叫到他,和他说这你个年纪真的有点大了,虽然开电梯的危险性不大,但是已经不符合国家要求的法定年纪,现在检查的也比较严,这活先就别干了,改在工地做保安吧。早晚一共你们四个人,都是和你年纪差不多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好门,晚上防着点贼,不要让人把我们的建筑材料偷走就好了。就这样老潘又换了这个新岗位,工作时间更长了,但工地上的小老板还是有意无意的说老潘年纪大了,晚上要清醒着点。

老潘只是当下建筑行业农民工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某一行业工作多年,但是并没有更多的技术和财富上的积累。但是到了年纪他们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又都在下降,同时又超出国家规定的可以工作的法定年龄。但他们还要生活的。当然工地上也有聘用他们的这种人的好处,对他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双赢。

一、聘用超龄农民工对企业的好处:

工资低,不需要缴纳各种保险,可以为企业节省一大笔的开支。

怨言少,废话少,工作肯干,对企业的依附感强。

长年在企业工作,老人和企业有了一定的情感,企业也不好直接舍弃这么老人,担心伤了他们的心。这当然是企业人性化的一种表现。就比如我说的故事中的老潘。

4.企业也确实有用人需求。就拿建筑行业来说,年经人本来做的人就少,而且加之流动性大,很多工地都是处在有活无人干的状态。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个缺口,他们很多人经验丰富,而且身体也可以胜任,这些人企业还是愿意留用的。

上了年纪的农民工也愿意留下来,主要是有些老人还是存在生活压力,需要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他们会主动和企业打感情牌,希望自己可以留下来。事件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希望在这件事上可以不要搞一刀切,可以更人性化,按照个体零活处理才是更好的解决超龄聘用问题的更好办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