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作者已经简介

如题所述

1. 中考16篇文言文作者介绍,急

1、《论语十则》 作者:孔子 孔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2、《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3、《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介绍:刘禹锡,字梦得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4、《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介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5、《三峡》 作者:郦道元 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人,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6、《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介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7、《马说 》 作者:韩愈 介绍:韩愈,字退之,汉族。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8、《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 介绍: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汉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9、《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 介绍: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汉族,祖籍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10、《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 介绍:范仲淹, 字希文,原名朱说。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11、《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 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12、《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介绍: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

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1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作者:孟子 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14、《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介绍:参照上面。15、《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出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后人所起。

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左传》,是春秋时期的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16、《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该文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战国。

2. 文言文两则作者简介

《学奕》作者: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两小儿辩日》作者:

列子,汉族,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

缉梗光妓叱幻癸潍含璃《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3. 初中1

中考古诗词(初中1—6册91首)李白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3、《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5、《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7、《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杜 甫1、《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4、《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7、《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苏 轼1、《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4、《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1、《西江月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4、《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李清照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4. 七至九年级诗,词、课文、文言文的作者简介

我的是人教版的 《童趣》 沈复 字三白 号梅逸 清代文学家 《〈论语〉十则》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 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观沧海》 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诗人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字乐天 晚号香山居士 唐朝诗人 《西江月》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号东篱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 《山市》 蒲松龄 字流仙 别号柳泉居士、聊斋先生 清代著名文学家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南朝宋文学家 《智子疑邻》 韩非 战国末期韩国人 著名思想家 《塞翁失马》 刘安 西汉思想家、文学家 《伤仲永》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木兰诗》 南北朝时北方民歌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字君实 号迂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口技》 林嗣环 字铁崖 明末清初人 《狼》 蒲松龄 字留仙 别号柳泉居士、聊斋先生 清代著名文学家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陋室铭》 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爱莲说》 周敦颐 字茂叔 宋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核舟记》 魏学洢 字子敬 明末散文作家 《杜甫诗三首》 杜甫 字子美 唐代诗人 《三峡》 郦道元 字善长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字通明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观潮》 周密 字公谨 号草窗 南宋文学家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字宗子、石公 号陶庵、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人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使至塞上》 王维 字摩诘 唐代诗人、画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 《游山西村》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字叔庠 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史学家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马说》 韩愈 字退之 唐代著名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字景濂 号潜溪 明朝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赤壁》 杜牧 唐代诗人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字宋瑞、履善 号文山 南宋文学家、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水调歌头》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字希孟 号云庄 元朝散曲家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字子厚 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满井游记》 袁宏道 字中郎 号石公 明代文学家 《饮酒》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行路难》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字子美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边塞诗人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字璱人 号定庵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陈涉世家》 司马迁 字子长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唐睢不辱使命》 刘向 字矛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隆中对》 陈寿 字承祚 晋朝人 《出师表》 诸葛亮 字孔明 政治家、军事家 《望江南》 温庭筠 字飞卿 唐代著名诗人、词人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武陵春》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宋代杰出女词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公输》 墨子 名翟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孟子〉二章》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刘向 名更生 字子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愚公移山》 列子 名寇 战国初期郑国人。

5.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作者介绍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一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致书:得到书。

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

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执经叩问:求教。

叩,问。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

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时。

叱咄:训斥,呵责。 (礼愈)至: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俟(其欣悦):等待,等。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穷冬:严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至)舍:学舍,书舍。

僵劲:僵硬。 (持)汤沃灌:热水。

沃灌,浇洗。 以衾(拥覆):以,用。

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

逆旅,旅店。 (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

再,两次。食,提供伙食。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

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

緼,旧絮。敝,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二、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

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3、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4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

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切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5、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6、第一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有所成的原因是什么? 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请教。7、文中写大寒天气是通过那个句子表现出来的,写这样的天气目的是什么?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目的是通过环境恶劣烘托作者抄书艰辛,路途艰难,更加有力地突出主旨。8、作者从衣食两方面表现自己求学之苦的句子是:(1) 无鲜肥滋味之享。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9、总领全文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10、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虽然我们现在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廉,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再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1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远学求师 谦虚求教12、文章用了那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记叙、议论 ,叙议结合,生动感人。

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劝勉晚生勤奋学习的目的。13、课外积累。

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6. 古文 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的求学精神有哪些现实意义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同乡晚辈马君则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现在的中学生学到这样的文章,大都不以为然,因为古人之“学海无涯苦作舟”似乎早已过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乐趣”代替了,什么愉快教学等等“理念”充斥课堂,好象是“无乐不成学,无乐不成教”了。故而,有人将那句古训改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而宋濂在文中,强调的就是“勤”与“苦”。那么,这篇作品现在学习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吗?答曰:大也! 宋濂之“勤”与“苦”,处处体现之。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这是家庭条件之限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是无奈中的方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

这是个人求学的态度。至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的从师之路,更是苦不堪言了。

那么,这一切的“勤”与“苦”,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家长的威逼?老师的严厉?都不是!作者在文首的一句“余幼时即嗜学”就已经道出了其中的玄机,一个“嗜”字,淋漓地阐明了勤苦学习的思想前提——兴趣与爱好。 所以,当有的学生提出宋濂的求学与当今的学习相悖时,我说:非也,同出一辙罢了! 你看,“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为什么能“略无慕艳意”,因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作者“足乐”的是什么?学问!这其中的乐趣是远远超过“口体之奉”的。 可以说,宋濂强调的“勤”与“苦”,完全和“趣”与“乐”是一致的。

那些“学于太学”的“诸生”,“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但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这些人为何学不好呢?一言以蔽之,乐趣不同也。他们条件优厚,已经形成了“享受型”的心理,当然是以吃、穿、玩为趣,有几人还会在那些“破书”中去找“乐子”呢? 行文至此,笔者想强调两点:一是恶劣的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意志;二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为之而勤苦。

也就是说,宋濂的求学在当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结合新课程改革,有人认为,“趣”就是让学生多做游戏;“乐”就是让孩子一天到晚高高兴兴。

其实不然,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可塑性极强,极医形成“享受型”的心态,歪曲了“愉快教学”的内涵。现在强调的“乐趣”,旨在要求引导者(教师)要用自己的各种有效手段,首先培养学生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再去强调“勤”与“苦”,不似古代私塾里那样的“严加管教”。

宋濂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我们现在不这样了,师生关系成了朋友关系,教与学都要处处体现“人文”,但这种“乐趣”基础上的“勤苦”是不能不倡导的。 不管怎样说,这“勤”与“苦”,是学习与事业永恒的精神,同“趣”与“乐”不矛盾。

以“勤”为“趣”,以“苦”为“乐”,这是学习与事业上的崇高境界,所以,笔者仍然要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