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诗歌(754)·郑永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郑永禧(1866—1931),字纬臣,号渭川,祖籍福建,清初先祖为避耿精忠之乱,迁至衢县。出身书香门第,曾祖郑世鸿、祖父郑桂殿,皆是太学生。父亲郑锷,也以擅长文学著称。由于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加之天资聪颖,7岁能文,12岁生员。光绪二十三年乡试,名中解元。因衢州教案牵连,革去功名。民国六年(1917)冬月出任湖北恩施县任知事,撰《施州考古录》。归衢,病中完成了达三十卷、百余万言的《衢县志》手稿。另有《西安怀旧录》《姑蔑地理变迁考》《衢州乡土方言考》《烂柯山志》《竹隐庐随笔》《隐林》等。著名方志学家余绍宋说先生“自经义史籍以及金石文字,喜推究,不厌精详,凡涉及地方文献尤专心阅览。”

《暮秋偕廖春楼湛霖吴笠亭游鹿鸣山吊赵姬墓即次春楼韵》

自侍黄堂入此城,伤心别鹄曲先赓。抛荒碧草埋千古,断送红颜了一生。空对蒹葭怀缥缈,便招冰雪只聪明。夜深独见西山月,恋恋孤魂倍有情。

岑寂孤栖对雉城,凭谁长恨入歌赓。落花也解相思意,宿草应怜太瘦生。夜雨梨魂凝小雪,春风鹃血渍清明。秋江似有琵琶怨,相伴嘈嘈诉旧情。

名花客易谢倾城,碎断鵾弦不再赓。冷玉一抔今似昔,瓣香百世死犹生。林红于泪遭霜妒,地白无痕吊月明。黄蝶双双缘底事,可怜残粉尚钟情。

《和庚申九日同人鹿鸣山登高原韵》

禅房花木径通幽,作客频年此息游。苹野呦鸣还忆昔,桑田变换又惊秋。天高气爽行逾健,江静风平浪不流。乘兴登亭时闲览。倚楼闲数往来舟。

《次韵呈徐寿蘅师》

十年读易小窗明,愧荷风尘入鉴衡。博浪使椎偏误中,广寒织纪再题名。讴心烛易三条烬,换骨丹初九转成。努力盛时期报国,绿衣会见召延英。

最是观书老眼明,寸心得失有权衡。浙中山水时铺秀,英下文章时著名。皓首传经尊伏胜,妙年射策让兰成。只惭不舞羊公鹤,谬许才华冠群英。

《初抵施城》

捧檄毛生乍出场,轮蹏踏踏苦奔忙。五千里外思游子,三十年来学老娘。要想庐山存面目,凭将铁石砺肝肠。篮舆到处观风景,多少烟岚似故乡。

《交卸施篆在署书怀》(时冬月望日)

捧檄山城一载余,愧无善政及沙渠。谈兵时幸触安堵,说士勤殷尚读书。不惜精神疲案牍,每忘形迹混樵渔。抚怀奚系增惆怅,未得花间奉版舆。

谪仙昔向夜郎流,今我还来此宦游。千里清风披古道,一亭皓月照虚舟。穷途文字惊蛇鬼,乱世功名走马牛。莽莽红尘何处好,南山归卧不如休。

回首江山几万重,悠悠亲舍白云封。蒪驴早动吴江思,琴鹤难追蜀道踪。留得春晖荣寸草,怜他冬岭秀孤松。闲观天下纷纷局,何似山居乐吴农。

天心犹未厌兵革,幸得严疆保障多。贾谊上书殷爱国,阳城下考拙催科。高骞尤待猱升木,化暴无能虎渡河。珍重此邦留别意,濒行不敢唱骊歌。

(按:恩施继任吴良棻,盐局修承鸿皆有和作)

《平山堂访古,次柳待制韵》

闲来吊古一登陴,四面平山画里窥。蜃市岂真归幻境,鸿泥了不辨当时。风吹短陌花如旧,水绕孤城柳半衰。为向三衢访遗迹,缘何只识烂柯棋?

《西安怀旧录录成自题》

莽莽天涯春复秋,何人销彻古今愁;輶轩忽下潘南海,尽把珊瑚一网收。

添灯长夜梦沉沉,莫慰泉台一片心;忍向西风扫残叶,秋坟空听鬼哀吟。

故家文献久飘零,姓氏奚从访汗青;不信两番兵燹后,此间呵护有神灵。

昔时华屋变邱山,世事迁移一霎间;留得片言徵故实,诗关风化莫轻删。

休云人往已风微,事后追论定是非;青简古人如诏我,他年志乘也增辉。

浩叹遗编放失多,深林穷谷遍蒐罗;须知字字皆心血,莫作烟云转眼过。

水郭山村杜牧之,犹闻樵牧话当时;诸君若画旗亭壁,唱遍天涯旅客诗。

一编怀旧录捔成,二百余年照眼明;知己几人曾把臂,而今点鬼簿登名。

《抱儿峰》

我闻天姥峰,削壁灿烂青芙蓉,又闻云母石,肤寸一起泽下尺。耸然此石何其来,非姥非母儿在怀,想因造化混元后,天泄异精结胚胎,一朝风雨势离合,与娘分形而折骸。形骸本归一气耳,气孕阴阳无二理。大抵人生天地间,聚散离合阴阳起,不见此石当道横,奇峰兀立云英英,百川作脉山为骨,子母相连一气生。娘兮娘兮壮煦煦,怀中濡濡石钟乳,挂肚牵肠只为儿,燠寒不避风和雨。儿兮儿兮劳依依,日在娘怀未忍远,干霄讵乏高飞志,只将寸草答春晖。能悟此理盖已寒,尝告天下为儿者,纵令娘是石心肠,也知抱儿不相舍。

(民国《衢县志》:抱儿峰,与响谷山八里黄坛口,隔溪石壁耸立,中有一石峰面响谷,如女人开怀哺乳状,名抱儿石,石色纯白苔癣不生,形酷似之。背后又若寿星。故近村小孩多以石父石母呼之。)

《挽雷少逸》

人生此尘世,一若花开落。盛极理必衰,分无百年乐。我公本旷达,自谓蘧庐托。所以五十载,清芬时入幕。岂期一夜东风恶,枯却根株剩华萼。杜鹃满地殷如血,日落纱窗伤寂寞。勘破繁华归一梦,而今梦醒人无着。吁嗟乎,五更风雨不胜寒,凄凄啼断庭前鹤。

《浮石濑》

濑势奔腾白盈尺,浪花飞滚舞拳石。仙人一去永无迹,败草枯杨赵公宅。不见当年孟东野,壁诗剥蚀苔花碧。黄昏断续柔橹鸣,飞霞落日向山夕。五色炫耀相惊奇,鸥鸟不定投沙碛。翠微碧潋自明灭,雪浪银涛撼开辟。百丈绳丝莫可汲,大鱼出没无处获。钓矶凸屼锁晚烟,沙石勃怒船唇拍。野夫杂沓争渡头,渔歌唱动碧山陌。浮云流水时相激,鹭鸶飞破江天白。石屏剖腹 泻银泉,天河倒影如飞帛。帝王一去不南来,孤滩日夜鸣啧啧。风雨河山经几秋,沙头掘得朱家戟。

《浮石潭》(十三岁时作)

乍向潭边小泊船,忽看片石独巍然;潆洄曲水环三面,突兀空江涌一拳;精卫难填尘里海,娲皇欲补水中天;此心不肯随波转,砥柱中流若许年。

《偕孙玉仙拜祭李公铜像次赵祠韵》

阳明绝学世间无,人士当年集彼都。舜水渊源流海岛,姚江支派遍乡隅。轩轩高举轻如鹤,汩汩灵机活似鲈。铜像岿然今尚在,黄堂遗爱在三衢。

《祥符寺怀古》

郑觉千年额纪梁,余灰犹热殿前香。浮屠不保将军宅,供养曾分宰相粮。红叶落阶参妙果,碧萝满壁挂斜阳。此间多少乘除事,静听钟声下竹廊。

《牛岩》

天气新开三月三,行行深入南山南。听说仙源路可探,白云叆叆浮青岚。挈友携朋聚盍簪,料理斗酒载双柑。庙舟飞渡春水潭,枝头格格鸣鸠鹌。道旁歇脚借茅庵,碧桃花下停鸾骖。悬崖豁□谷口谽,细径终辟蜀道蚕。牛岩如盖崆峒嵁,百头千字牸与犙。丹灶荒唐疑老聃,短笛横背小儿男。古木森森丛楩楠,忽焉胜境出精蓝。颓坐黄百老瞿昙,入定功深面壁参。藏经几卷生白蟫,手数戒珠犹喃喃。炉中烟吐香篆馣,锭火青荧明佛龛。慈航大士现鱼篮,花雨半空落毵毵。石梁天生初月含,千载遗迹我久谙。凿险缒幽心几贪,何况寻仙意耽耽。松作怒龙战态酣,撑璋五枝巨灵憨。塔断苍紫气远涵,白石井水寒澹澹。对此自觉形秽惭,不登绝顶志不甘。天开一线石破函,双脚蹩蹩倦不堪。我闻晋人多清谈,为见国事忧淡心。不如棋局间乐眈,仙人绿发垂松松。久阳返照红叶檐,口中枣核味醰醰。

《和喻凌云题石岩寺》

早秋天气半晴阴,山外斜阳淡欲沉。四壁葱笼青嶂合,一庵盘薄白云深。遥空鸟语宣僧呗,细溜泉声净客心。忆得仙岩题御笔,苔花剥蚀到而今。

《仙岩寺瞻王质遗像》

白云缥缈访仙踪,暗翳空山绿树浓。棋罢烂柯人不见,居然一笑又相逢。

《柯山见五色灵芝》

为看仙人一局棋,山中草木亦含奇。经今黑白消残劫,尚见光华五色芝。

《重至柯山觅五色灵芝不得复前韵》

古洞荒凉仙子棋,白云回合太离奇。料因劫火空明后,错认羹花作彩芝。

《祈子篇》

城西鹿鸣山寺有詹老仙翁神医,也不知始于何代,相传妇女窃得其鞋者可以得子,甚奇验,亦主婚姻及科名事,故每岁九月间香烟云集,酬愿者纷如也。余异其事,惜志缺有闻矣。为赋慈篇。

缭绕香烟霭深谷,散布长空蟠馥郁。咄咄仙翁何自来,种却人间无量福。道旁父老向余述,云是神灵显穆穆。村民或患疾疹作,以手扪之胜药服。灵签占筊示仙方,能辨阴阳调脉六。泠然山下一斗泉,乳出石罅滴漉漉。其味绝甘其性温,痼者饮之疮者沐。八月漫山桂子香,既司文昌宫福禄。吹笙鼓瑟仙乐闻,一曲秋风赋苹鹿。三月桃夭上巳时,又司人世婚姻牍。璧人一对本天缘,巧绝赤绳先系足。造化能补天无功,一气春生化秋肃。洞房鸾凤喜双谐,居然诞降麟儿育。欢遂天下父母心,恩斯勤斯为顾复。送子端不修娘娘,孩儿与汝须湓骘。白头犹见蚌生珠,怀抱甚如牛舐犊。可怜赤趺高座上,犹向人家谋空腹。吞卵履迹纪非诬,山川自古灵钟毓。仙翁果有此神异,穷民奚至忧茕独。子以远为窃履来,笑而藏之人不觉。乃知鞋与孩音同,命意亦须通韵学。吁嗟乎,不见枚皋东方朔,亲为汉皇赋祺祝。又不见,花蕊祀张仙,赵家宫里宜男卜。我憾玉燕不投怀,灿烂春风花满目。草就诗一篇,请为仙翁读。

《清明粿》

揉菜调成青色和,一年一度不虚过。若逢老辈年相较,此物输他吃更多。

《踏青》

何来女伴态妖娆,惹得游人目逆挑。多少五陵年少子,周游城上扇轻摇。

《城隍会》

今朝何处接城隍,十日新袍五色装。马导邻邻抬阁起,龙船摇漾在中央。

《过常山石门谒赵忠简墓》

定阳溪上过,秋水正冷冷。云有荒茔在,故将短棹停。荆榛通遂道,风雨叩山灵。一带崇隆势,都成崛强形。山河仍昨日,箕尾已寒星。展步殷趋拜,从头溯典型。自公遭贬斥,于宋失藩屏。偾事秦专政,衔冤岳下图。地甘轻割与,天竟不回听。和议章争上,中兴泪暗零。魂归南渡冷,血洒北方腥。赤手勋难建,丹心誓可铭。生为真宰相,死愧小朝庭。在昔言堪恨,而今目讵瞑。故家乔木碧,翁仲藓纹青。宿草徒存迹,闲花自落庭。衣冠瞻旧里,樵牧访遗丁。酒冽重泉迥,香拈拾土馨。严霜犹烈烈,愁雾亦溟溟。翘首黄冈望,忠英尚未冥。

《舟过常山》

一重烟水一重湾,远岫连迤平础间。三里东风滩势急,快随飞雨过常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