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山的历史

衢山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博物馆

衢州,位于钱塘江上游,北有千里岗山脉,南有仙霞岭余支;衢州横贯东西,“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宜歙之声势,东南有事,在所必争”,是浙、赣、闽、皖四省交通的门户,有“四省通衢”之称,历来是浙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堪称浙西明珠。
衢州,又称三衢。《元和郡县志》谓:“州有三衢山,因取为名”。三衢山在今常山县北。究其建制由来,衢州春秋时为越姑蔑地,战国属楚,秦设县名太未属会稽郡,是为龙游建县之始;东汉未置新安县,为衢县建县之始;析新安置定阳县,为常山建县之始;唐高祖时分信安置须江县,为江山市建县之始;宋时改开化场为开化县,为开化建县之始。由此看来,说衢州历史悠久是有史可证,衢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就名正言顺了。
衢州不仅文化璀璨,而且历来都是人才辈出,佳话久传至今。自隋代开科举以来,及第上榜者更是不计其数。仅宋朝一代,衢州就出了七名状元:西安留梦炎,龙游刘章,江山柴成务、毛自知,开化方逢辰、程宿,西安徐徽言以武举绝伦及第。据开化县志记载,县人江景房因冒死沉籍丢官,回故里桂岩隐居。两宋时期,江门子孙就有七十八人考中进士,成为美谈。而历史悠久的常山县,宋、元以来以来,全县出过一百三十二名进士,特别是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一榜就中了九名进士,当时传为佳话。以上种种,说明衢州历来都是人才济济,光射牛斗呀!
这其中大部分人的清正、忠勇等宝贵的品质都流传至今,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和历史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将永垂青史。赵抃被称“铁面御史”,徐徽言孤军抗金,江景房为民减赋,程俱潜心著文史,江参挥毫画“江山”,毛敏仲一代琴师,樊莹训子全晚节,杨继洲精于医道、余绍宋篡《龙游志》等等,从各各方面、领域,说明了衢州历来人才之广、之多,也从侧面体现了衢州文明的灿烂。
赵汴,写阅道,祖籍京兆奉天,在他祖父赵湘时迁居衢州。赵汴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自幼成了孤儿,家境贫寒,却以名节自励,后中进士,历任了几任地方官,擢升殿中侍御史。他勇于发奸摘伏,弹劾不避权贵,作风类似包拯,京师号称“铁面御史”。他曾弹劾当朝宰相陈执中、参知政事陈旭、范祥。赵汴为人慈惠,清慎自恃,处事干练,为政宽平,人称贤明。他曾破伪造印信案,以工代赈度过灾荒。赵汴向来单骑就任,行李萧然,只以一琴鹤自随。宋神宗元丰二年,赵汴七十二岁告老还乡,回到衢州。赵抃致仕后仍然对自己要求很高,对照自己的座右铭时刻督促自己。元丰七年八月赵抃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七岁。苏轼破例为其写了一篇《赵清献公神道碑》,十分赞扬他的政绩和为人。“清献”为其谥号,所以赵抃又称为“赵清献”。赵抃在宋代政绩突出,而在当今也成为衢州人为官的一座丰碑,地方官员大多依此为榜样,时刻警惕自己。
从古到今,分“官道”和“民道”,我们这里“民道”且不去说,单从“官道”来谈谈。这一方面,衢州历代名吏不胜枚举,留下了许多丰富的遗产——为官之道,如赵抃、樊莹、毛恺都是有名的清官名臣。
常山历史上知名人物有很多,而其中职位最高,声望最大的当推樊莹了。樊莹,字廷壁,号澄江,人们习称樊尚书,明朝常山县绣溪人,31岁中进士,任至刑部尚书。樊莹一生从政,调迁十数处,多有建树,政绩卓著,以清廉简朴、执法严明蜚声朝野,传载《明史》。樊莹为官清正廉明,多谋善断,办事雷厉风行,凡其任职所在,豪门权贵,纨绔子弟都不敢肆意妄为。正德三年,樊莹在告老三年后因受到刘瑾诬陷,削为平民。在贫困和病痛下,又加上其子因少时无人管教而恶习贯身,于当年十一月十八日逝世,终年七十五岁。其子为保全父亲清名,一改恶习,奋发读书,后来考中了秀才,为父伸冤,终使樊莹得以昭雪,受谥“清简”。其为官清廉和晚年训子全节的优质风格,一直留传至今,广为流传。
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今天,贪污腐败现象极为严重,上至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成克杰,下至乡村小干部,层层次次,无不蛀虫遍布。想想我们的祖先,这些贪官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如果“反腐倡廉”只是一句空口号,那么我们的国家实力如何得以增强?我们的前认为我们留下了“清明”的好名声,而我们该怎么做?这始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自春秋战国迄今二千四百多年,衢州一直是东南军事重镇。在衢州历史上,一向也是将才辈出,远的有宋朝抗金名将,武举状元徐徽言,近的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浙西雄鹰”邱老金(邱金炳)、抗战时期的爱国将领吕公良。
在衢州城南二十五里的石室街,以前有一座徐忠壮公祠,祠的正殿悬挂着一方朱漆金字的大匾,上书“忠贯日月”四字,出自朱熹的手笔。徐公祠奉祀的是北宋末年的抗金名将徐徽言,字彦猷。徐徽言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经过考核,钦赐“武举绝伦”及等,成为衢州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武状元,正值奸臣当道,金人虎视眈眈窥视中原之时。后金兵与宋宜和七年大举进攻宋朝,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南宋高宗赵构却又苟且于临安,因此北方人心浮动。徐徽言联合河西三州义军首领,与其所率部协同义军直捣太原,北取雁门关,收复3整个河东。但由于南宋朝廷的退却,他收复北地的愿望终不能实现,但他仍以一旅孤军抗击十万金兵,不让敌人渡河西侵,坚守晋宁。建炎二年,金兵迂回包抄晋宁,徐部进行了艰苦的晋宁保卫战,不久城破,徐徽言被俘,后因不肯屈降壮烈殉国。宋高宗赞叹:“徐徽言临难不屈,忠贯日月,比起唐朝骂贼而死的颜真卿、段秀实,真是有过而无不及!”徐徽言死后,受谥“忠壮”,这位孤军抗金、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的事迹,激励了一代代华夏儿女,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得以传扬。
在史学和文化、医学方面,衢州的人才更是不计其数了。明代永乐、洪熙、正统三朝大臣金实,受明成祖朱棣赏识,历时4年参与修纂了《永乐大典》和主撰了《太祖实录》;现代著名的方志学余绍宋受祖父之教诲,攻读了大量书籍,于1925年完成了《龙游县志》。此外还纂修了《浙江通志》;抗战时期,56岁老人叶渭清毅然从“零”开始,研究《宋史》,在以前的基础上完成了《宋史》核订工作,等等。他们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完成了对中国历史和地方志传的修纂,使中国历史研究不断地走向了完善。北宋大画家江参以其宏大的气魄挥毫画“江山”,咫尺之中,动辄画千丈山原,万里长江,卧游便可尽览神州风采;一代琴师毛敏仲的《平沙落雁》已成千古名曲,其在艺术文化方面的成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这些都无不为中国灿烂的古文明添上光彩的一笔。医学方面的成就更是登峰造极,仅以杨继洲的《针炙大成》便足以说明衢州在医学这一领域的进步。如此这些都无不勾勒出衢州这一方神圣土地上所诞生的一位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之光辉成就,无不显现出这些伟大人物用其毕生精力而编著成的一本本、一册册的专著在中国古文化史上的璀璨。
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已经发黄的历史,来回顾起我们的这些老前辈时,无论是历代明臣赵抃、江景房、程俱、樊莹、毛恺、方应祥,明将徐徽言、邱老金、吕公良,还是学者大家余绍宋、祝其岱、江参、毛*、毛敏仲、金实、杨继渊、郑永禧、华岗,毛云鹏、叶渭清等等,我们都会从一个衢州人甚至是一个中国人的角度为他们而自豪,为我们家乡有这样优秀的先辈而骄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5
衢山镇 位于浙江省岱山县北部,是个海岛镇,主岛是衢山岛,还包括鼠浪湖、黄泽山、小衢山等岛屿。镇行政中心位于岛斗。衢山在历史上一度设立大衢县,1992年前为岱山县衢山区,并分设岛斗镇、太平乡、桂花乡、四平乡、万良乡、鼠浪乡等乡镇。1992年后,经过多次乡镇合并,终于形成今天的衢山镇,其地理范围等于此前的衢山区。衢山镇在岱山县拥有独特的文化。可统计的基督教徒不会少于全镇人口的1/3。
第2个回答  2013-07-23
衢山是一个海岛,衢州是一个地级市。衢山的历史事件1962年设大衢县。文化名人毛起。没有历史博物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