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书名:《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年9月北京第5版

字数:256000

阅读时间:2020年7.28——8.15月

一、本书概要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该书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描述的是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地区中不同人物的瞬间。茨威格的历史特写不仅遵循忠于直实的原则题材广阔,善于运用文学的各种手段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再现万象纷呈的历史画卷。书中集结的人物事件跨越了地域、时代与领域的界限。作者的笔在时空经纬间行云流水地穿梭,构成一幅让后人高山仰止的人类群星闪耀图。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太平洋的发现)

攻克拜占庭

亨德尔的复

一夜之间的天才

滑铁卢的一分钟

玛丽恩巴德悲歌

黄金国的发现

英雄的瞬间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逃向苍天

南极探险的斗争

封闭的列车

西塞罗

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

二、读书笔记

1. 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想象力丰富的壮年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或许我们只是平凡人,穷尽一生也无法达到巨人的高度。然生而为人,就应主动接管自己人生的权杖,坦然面对生命所有的偶然,去追逐属于自己的不朽与永恒,无问西东。

3.世间一切伟大的壮举总是默默完成的,世间一切智者总是深谋远虑的。

4.威尔逊面临着一条异口同声的阵线,他最亲密的顾问和信赖的朋友都劝他,眼前世界混乱,宁可牺牲一些理想主义的要求,赶紧缔造合约。

5.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的重要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性感的时刻完成的。

6.宁愿付出一切代价,想而也实意味着想当年说样上气发实没出而样还为别气军限的创造以为得格和制造以为得格你别士发挥出来。

7.这是天涯海角不谙世事的人们对文明人的永远的惊讶,在这些文明人眼里,一小撮黄色金属比他们的文明精神上和技术上的成就还要宝贵。

8.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并不会因为国与国之间而缩短,如同拿破仑时代与罗马帝国时代,没有什么变化;物质世界的抗拒仍然胜过人的意志。

9.《马赛曲》是一首典型的进行曲、胜利的凯歌、哀悼之歌、祖国的颂歌、全国民众之歌。一个杰出作品的固有力量从来都不会被长时间埋没抑或禁锢。一件艺术作品纵然很多时候会被时间所遗忘,甚至会遭到查禁和彻底被埋葬,但是,任何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其最终都会走到无生命力东西的前面。在世间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极少降临的。当它无意间降落到一个人身上时,他却不知道该怎样利用它。

10.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小心谨慎、勤勉能干,这些小市民的美德,都将一无是处,它只会青睐天才式的人物,并使之不朽。命运不屑地把唯唯诺诺、没有胆识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位主导者,只愿用热烈的双臂将勇敢者高高举起,送进英雄们的殿堂。

歌德的这首《玛丽恩巴德悲歌》不是一首无足轻重的诗,乃是歌德晚年最重要、最发自内心深处的诗,因而也是他自已最喜爱的诗。这首诗标志着他勇敢地向过去诀别,毅然拜始新的起点。这首诗一气呵成,一节紧扣一节。在形式上又和高尚的自我克制结合在一起,因而把他一生中这一最热烈的时刻写得既坦率又隐隐秘。这是他的枝繁叶茂、簌簌作响的生命之树上最绚丽的一叶,直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没有凋谢和褪色。

《逃向苍天》讲述的是托尔斯泰晚年的生活。六十岁以后的托尔斯泰的思想立场主要是:对封建贵族的生活及其基础——封地制度持强烈的否定态度;猛烈抨击维护封建贵族制度的国家政权和官方的教会;反对暴力;宣扬基础教的博爱精神和自我修身;从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托尔斯泰从此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经常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摒绝奢侈,长年吃素。

西塞罗是古罗马首屈一指的共和主义者,他的雄辩的说词被人誉为“西塞罗文体”,千古流芳。西塞罗比凯撒大帝年长六岁,曾提携过恺撒并一度成为朋友,可由于恺撒志在独裁,西塞罗捍卫共和。最后分道扬镳。恺撒被刺死后,六十四岁的西塞罗被安东尼部下残酷杀害,西塞罗的头颅被钉在古罗马广场的讲台上示众。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间,西塞罗在欧洲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受到称赞。茨威格在希特勒法西斯横行霸道的一九零四年写下《西塞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西塞罗的深深惋惜,同时哀叹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性论者在专制独裁面前竟显得如此软弱无能?这无疑也是茨威格对自己的哀叹。

三、感悟

熟知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是因为五年级爱阅读课程《看不见的收藏》,被作者艺术造诣所感染,继而对作者产生了浓厚兴趣。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爱阅读六年级的拓展读物,第一次打开边喜欢上了这本书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书。

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作者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他的作品不仅深受唯美主义的影响,还谙熟小说的基本技巧,他还善于把握命运攸关的关键时刻,所以,在他的行文中既有诗情画意,又有扣人心弦的戏剧高潮和隽永的心理刻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二是:十四篇历史特写描述的是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地区中不同人物的瞬间,但仍然具有共同的思想内涵:讴歌人性;弘扬良知,反对暴力;呼吁和平,反对战争;赞美坚韧不拔;反思历史。它引起了我心灵的震撼和良知的共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