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帝六下江南是为了什么?

六下江南除了游园赏景之外,乾隆帝还有哪些寓意?

清朝时期的乾隆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皇帝,他的一生虽然说情史很多,但是对国家还是做了很多贡献的,比如平定西北,让北方对清朝不敢轻举妄动,另一件事情,也是很多历史专家都没有办法解释清楚的事情,那就是六次南巡江南。

在历史上,有很多帝王都做过巡视疆域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个帝王像乾隆这样做到六次出巡,要知道古时候帝王出巡不想普通人那样要收拾好东西就可以出门了,那是需要很大的财力,人力,说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也不为过,甚至还有许多人写诗骂他,但这还是不能改变乾隆的决定,能让乾隆这么执着一定有他非去不可的原因。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乾隆不仅是一位帝王,同是他在诗词上也有自己不同寻常的见解,而江南那可是流水桃花,草长莺飞的好地方,乾隆一生所做的诗也是他南下的时候写的最好,最有灵气,虽然不愿意承认,可能他六下江南就是为了赏美景,作诗词。

2.这应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了,那就是视察天下粮仓江浙等地,粮食是老百姓最重要的生活所需,乾隆虽然是一个明君,可是也担心下面的百官官官相护,只有自己亲眼所见也能放心,六下江南,虽然耗费不少力量,可也为了百姓囤积了很多粮食,让他们不再为了自己吃饭这个问题而担忧。

所以乾隆下江南还是为百姓做出了很多贡献的,并不能一概否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5
    “徽菜说”是最新的一种说法,即:乾隆皇帝一下江南之后的多次江南之行,实在是为了能再次亲临扬州等地、再来品尝江春为他提供的接驾徽菜等盛宴佳肴而来。那一席又一席的“江春徽菜接驾宴”上的“徽菜”等江南美味佳肴,不但是他平生所从来没有品尝过的,甚至于连听也没有听说过、见也没有见到过,因此好奇心大获满足,并且一尝而不可收、不能忘。回京后,好几次都回想起、回味起那江南巨富江春的徽菜佳肴,几次旨令御厨烹制,却始终难以如愿,总是做不出那个味。于是,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再下江南、再见江春,才能尝到那个味、一解那个馋,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吃”,才是天下最大的大事儿。
    同时,乾隆之所以要六次下江南,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带来他的御厨班子随行,以便学得江春接驾宴中的徽菜佳肴的烹饪技艺,并采购到相关徽菜原料带回宫中去试做。然而却都未能奏效,于是只得一次又一次地让他们随行、再学,直到彻底失望为止。
    在以上几种说法中,唯独这个说法中的“美味诱惑”,最足以成为乾隆六下江南的强劲理由;而其他的几种说法,都只能解释为“一下江南”的理由,却无法成为他为什么要一连六次下江南的理由。
因此,我们甚至还可以因此而作出这样的假说:“江春徽菜接驾宴”的徽菜,更为这位最终活到了八十八岁,在中国历史上二百多位帝王中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的长寿,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2个回答  2019-08-06
他爸爸把有能力的王爷都弄死了,厉害的将军整死了,贪污犯的钱收上来了。这玩意谁还有能力跟他篡权?要不你试试老八老九废太子啥的都没事,乾隆敢天天出去泡妞吃饭去?
第3个回答  2019-08-06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除了游园赏景外最主要的是体察民情,当然还有一丢丢的是为了美女,不是说江南美女多吗,总之乾隆皇帝算是好皇帝百姓还算幸福
第4个回答  2019-08-05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除了游玩以外,还有体察民情,替老百姓排忧解难晕了,皇帝非常重视江南美景美人,还有最重要的江南那边容易发大水所以体查民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