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祥兴的典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大约在1850年,清道光年间,河南闹穷荒,一名叫马思发的洒财阵县农民逃荒来到南京,为图生计,
在中华门外的花神庙摆了个饭摊子,经营价廉的低档菜菜食,维持生活。营业的对象除了进城卖柴的农民外,还有驻扎在花神庙一带的太平地军,饭摊子无须招牌,由于马思发是回民,南京人惯称回民为“回回”,大家也就称之为“马回回饭摊”,此为现今马祥兴的前身。
马思发死后,其子马盛祥继掌,那时南门外的市面逐步向雨花台发展,马盛祥也就将饭摊迁至雨花台右边的回民集居地“回回营”,正式职名??“马祥兴”。“祥”字是取之马盛祥的名字,“兴”字即为兴旺之意。当时民间对马祥兴一类的“荒饭摊”有这样一段顺口溜:“要吃饭里面坐,小毛驴拴对过,大米饭香又白,牛肉烧萝卜,要吃吃,牛肉炒小炒。”概括了当时“马祥兴”的营业方式。根据上述,“马祥兴”始于上世纪中叶,是无疑的。
那么,为何又有“马祥兴”始于明朝之说呢?辛亥革命以后,马盛祥再次把饭铺搬到中华门外米行大街(即今雨花台),盖了两间矮厢房和一间灶披间,开始初具规模。经营以牛八样(牛肚、牛心、牛舌、牛筋、熏牛肉、牛肉汤等)为主的便菜,饭菜廉物美,薄利多销,渐渐受到食客赞誉。“马祥兴”面对北山门,面临报恩寺。马盛祥为了招来顾客,装潢店面,请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为“百壶美酒人三醉”,下联是“一塔秋灯迎六朝”,还悬了一幅古塔图。相传报恩寺曾为明永乐帝之所,而对联又含蓄着古雅风流的韵味,因此外界隐传“马祥兴”为明代老店。恰巧店里有一口古旧的大铁锅煮牛肉,顾客们均感新奇且味香浓郁,店主也就顺水推舟,说是明朝遗传的古物。
旧社会“马祥兴”的生意,有一个两起落过程。1925年,由于生意益发兴旺,“马祥兴”开始经营筵席
,马盛祥已去世,其次子马德铭承祖业亲自掌勺,人手不够,就招收本门学徒,已仙逝的当代名厨马定松就是此时进店的,由于注重菜肴质量,讲究用料鲜活,强调原汁原味,加上隐传明代老店的典雅名声,该店对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发生了吸引力,大学生,大学教授逐渐成为“马祥兴”的座上客,除日常供应的品种外,该店还适应他们的口味,用虾仁、鸡肝等鲜嫩原料配制豆腐,得到东南大学胡翔东、胡小石教授的赞许。因此“马祥兴”的豆腐制法在大学生传开,教授、学生慕名而至,此菜遂命为“胡Sir(先生)豆腐”,成为“马祥兴”早期名菜。
1927年,南京成为蒋介石国民政府的首都,新贵云集,又是一番局面。胡翔东教授约谭廷(门岂) “马祥兴”小试,店里认真对待,谭平时山珍海味,偶嘱清真菜,汪精卫、孙科、诸民谊等相随而至。马德铭和马定松等师傅研究,极力在菜式上翻新,马克思祥兴名躁金陵的四大名菜就是以此为背景试制成功的。“美人肝‘、”松鼠鱼、“蛋烧卖”、“风尾虾”四大名菜的独特风味,使马祥兴名声大震,报纸上也有了介绍,并随着传入国民党政府的五院八部。汪精卫、王正廷、王世杰等多次以外交部名义到“马祥兴”宴请外宾。南京各国驻华使节设宴也常来“马祥兴”,当然感兴趣的不仅是其中几外名菜,外国人更着重的是该店中国明代老字号店牌,每日店外车水马龙,店内生意兴隆,马德铭还盖了餐厅,增辟了雅座小间。
1937年,日寇侵占南京,“马祥兴”毁于战火,片瓦无存。1939年在废墟上重建。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的大小权贵还都南京。“马祥兴”为适应需要,翻盖了楼房,加辟了8个房间,增添了台面,职工近50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军政要员李宗仁、白崇禧、孙科等都有大主顾,张治中、邵力子、冯玉祥 、程潜常光顾该店,于右任先生亲书“马祥兴”店甸。国共和谈期间,周恩来也曾应张治中之邀,到“马祥兴”品尝佳肴。
解放前夕,因物价飞涨又遭土匪抢劫。几十年来两起两落的“马祥兴”濒临倒闭。解放后,党和政府拨专款使其重建。1958年2月“马祥兴”又从中华门外雨花路迁至鼓楼现址,扩大了经营规模,列为南京八大菜馆之一。
十年浩劫中老字号被取消,传统特色破坏殆尽,四大名菜亦被大众饭菜所代替。“文革”后,恢复了“马祥兴”老字号。近年来,店堂多次改造,门面装潢一新,回文“马祥兴”又重新书写上墙,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先生订笔书写的“清真马祥兴菜馆”七个行楷大字,苍劲有力,悬于正门之上,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名菜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82年6月,日本太阳杂志专门组织了一个食品考查团来该店考查,摄制了录像,拍了肴馔彩照。向日本及东南亚一带介绍该店的古老历史和精美佳肴。每天大批慕名而来的国内外食客络绎不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