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中庸》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

选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扩展资料:

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其认为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道实质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处理天、人大小事务的无声、无息、无味、无色的一以贯之的自然法则。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规常理,自然的常规常理就是中,就是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3-11
出自 《中庸》

《中庸》首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 和,是为人处世之道。”

这句古话体现的是中庸和适中的意思,我们常说“过犹不及,不能走极端”就是上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对立双方里面,不能走极端,而要找到中庸之道,这就是找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8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讲的意思就是说,喜怒哀乐没有发,这个状态就叫中,想想我们凡人经常会被这些情绪(喜怒哀乐)所控制,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要失中,就是没有达到这个中的境界,所以中庸上面有讲到君子时中,小人呢,反中庸的,小人的就时时刻刻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
第3个回答  2019-12-20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讲的意思就是说,喜怒哀乐没有发,这个状态就叫中,想想我们凡人经常会被这些情绪(喜怒哀乐)所控制,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要失中,就是没有达到这个中的境界,所以中庸上面有讲到君子时中,小人呢,反中庸的,小人的就时时刻刻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
第4个回答  2020-03-24
出自《礼记,中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