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怎么灭亡的

秦朝怎么灭亡的,历史11课,帮帮我
按条答,每条一句话就行

秦朝是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呵项羽在江淮起兵一起抗秦,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后楚王派宋义和项羽营救赵国,派刘邦西入关中。宋义来到安阳,却进不去。

随后项羽杀了宋义,引兵渡漳河,经过激战,解巨鹿之围,被推为诸侯上将军。秦将章邯率二十万人向他投降 

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扩展资料:

秦朝的灭亡和赵高有着很大的关系。赵高可以说是秦始皇一手提拔上来的宦官,他善于察言观色,不仅深的秦始皇信任,连秦始皇的次子胡亥也对他信任有加。

只是赵高并不如表面上的恭敬,但是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篡位,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他不敢有所动作。

秦始皇一死,他立刻篡改诏书,用伪造的诏书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之后,他扶持胡亥登基,因为胡亥荒淫无度,最好把控,所以胡亥登基后几乎是赵高的傀儡。

害死丞相李斯之后,赵高权倾朝野。这个时候,赵高搞出遗臭万年的指鹿为马,想要看看朝中有哪些人是衷心对他,也想要试探胡亥的反应罢了。

发现胡亥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之后,他逼死胡亥,妄图登基,但是却遭百官反对,只能退而求其次,继续扶植子婴。

子婴却不像胡亥那般软弱,为了不成为傀儡,他设计在登基当天将赵高斩杀于殿中,并召来文武大臣,痛斥赵高的罪行,夷其三族,所以赵高是亡秦的罪人,他的行为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3

1,大势所趋 注定灭亡。

秦始皇时,曾有二次上天给以预示,一次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书上说灭秦者胡,秦始皇以为是边塞的胡狄,就派兵三十万给灭了,孰不知是他疼爱的儿子胡亥。二是陨石,“始皇崩而士地分”。

2,二世贪图享乐 不理政事:

秦二世是一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认为当皇帝就是玩乐,处理政事是臣子们的事,而臣子们以赵高为首,结党营私,谋取私利。

3,政令不通。

二世喜欢听到好消息,不喜欢听坏消息,陈胜、吴广起义下边的人上报后,二世大为恼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把上报的人给处罚了,以后再有人汇报,就改成“只不过一群鸡鸣狗盗之途”。

4,法制严苛 民不聊生

秦朝的法制很严,赋税很重,人心思变,而且战事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比如征集百姓去边关戍边,晚时辰要死人的,陈胜、吴广、刘邦都因此而起义。

扩展资料:

秦国的崛起:

秦人是汉族西迁的一支。秦孝公时期下令求贤,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人商鞅从魏国跑来,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在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秦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迅速使得秦国从一个西方不起眼的弱国变成为“天子致胙”,“诸侯毕贺”的军事强国。

秦国在商鞅变法的短短十多年间,被治理得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秦人皆“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闻战则喜,“乡邑大治”。连周天子也送礼给孝公,封为“方伯”(一方诸侯领袖),各国纷纷前来祝贺,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富足的国家。

商鞅主持的变法在各国中是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的。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军功授爵制)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其后出现了尉缭子、白起、王翦、蒙恬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使秦国很快跃居战国首强,迈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中国统一的中心力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秦始皇死后,赵高勾结胡亥与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帝,并赐秦始皇长子扶苏死。

秦二世胡亥昏庸,没有秦始皇对各地反抗力量的驾驭力。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因失职可能判死罪,就铤而走险,领导戍卒兵变,声势浩大,各地纷纷响应。

秦灭亡的原因:

1、秦国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后,其本身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僵化。

2、秦国在伐灭六国之后,国家面临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3、秦朝官吏的执法过于粗暴。

4、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5、从陈胜吴广以扶苏和项燕为号召来看(而根本不顾后者的国家正是被前者的父亲所伐灭),显然百姓只是恨那些官吏和苛政,对秦室并无特殊的恶感。

6、秦朝的徭役过于严重,并伴有族群间的歧视。

7、秦国的统一进程具有殖民征服般的政策,这使得关东人遭受了极大的苦难。

8、是秦领导人素质的变化。

扩展资料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

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3

不能这么看。因为,这样的结论只是狭隘历史观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靠征伐、防御生存,一切都以战争为中心。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割据,从此开创了新局面。当他宣布,继承皇帝位,开始新纪元时,已经灭掉了自己原来的秦国了,标志着新的国家、体制的诞生。

只是,他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不知道。而包括秦始皇在内,都仍然沉浸在原来战国模式,无法适应新型国家体制变化。这样,很快带来天下大乱,而成就了汉朝天下,他们才开始适应这种新型国家体制,成为皇帝的二世,三世及后面的帝王。而历史发展、演变二千多年,封建王朝虽然更迭不断,朝代不少,但实际都是以秦朝制度为依托,发展完善的。不客气的说,都是秦始皇后裔、子孙,只不过,没有延续他的姓氏、血脉,政治上完全继承下来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从开始阶段低级争斗的春秋战国,到一统天下的高级别的封建国家。从此,不论什么集团,派别,甚至外来民族,都是会沿袭这种国家建制而奋斗、发展。最终追求的就是天下统一,华夏归一。始皇帝嬴政的功绩,不可小看了!

暴政,没有休养生息 ,加上秦二世是个奇葩。

秦朝统一六国后,同时进行了太多超级工程,这些工程同时压在百姓身上,拖垮了秦朝。

秦朝总共2000万人口,而修长城,修水渠,修秦始皇陵,修阿房宫(存疑),修秦直道,北征匈奴,南征百越,就征调了国内数百万劳动力,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少了太多。而这些劳动力从事的又都是重体力劳动,不能饿着,因此没被征召,从事农业的人就得负担巨额赋税,来养活这些人,无论是否被征召,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造反是迟早的事。

另外,秦二世真真是个奇葩,他登基后不久就不见大臣了,因为他认为大臣见到自己的,迟早会被大臣抓住自己的弱点,因此拒绝接见大臣,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秦末农民起义都快打到咸阳了,他都不知道有起义这件事。

第4个回答  2020-12-19

作为第一个完成实现一统中国这个壮举的朝代,秦国却在短期内走向了灭亡,秦朝走向了最终的灭亡,这和秦朝在统一中国后秦王的暴政和人民的不满起义都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秦朝走向灭亡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一、秦王焚书坑儒

对于历史上每一个新建立的朝代来说,巩固一个国家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巩固思想相当于在巩固民心巩固国防。但是,巩固思想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下让所有的人民都能够顺从于自己,那么最重要的是以德服人,让人民群众能够真心的顺从于国家。而如果说采用暴力和强迫的方式,逼迫人民去对国家顺从,那相当于是在埋雷,着只会引起人民群众更多的不满。秦王想巩固政治思想自然没错,但是秦王巩固思想的方式却是以焚书坑儒这样残忍的方式去实行,这是在逼迫人民去顺从,这种暴政的行为会让人民害怕,也会不满,积压着的怨恨也总有一天会爆发。

二、人民起义

在秦朝的末期,有各个不通地方的人民都选择站出来起义,站出来反对这个朝代的统治者。这不是一天的变化,这是自秦朝统一以来,经过不断的暴政,人民不断积累的怨恨爆发了而造成的。在起初,强迫和暴政的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人民管理确实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人民选择服从是因为害怕和恐惧,而不是发自自己真实内心的,当暴政有一天把这些人民群众逼迫到了绝境的时候,那所有一直积累积压的怨恨、恐惧都会爆发,转化成一股起义的力量,而人民群众是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根基,当群众们都选择起义反对这个朝代的时候,这个朝代也就注定会走向灭亡。

秦国最后走向灭亡的结局,也可以说是自己造成的,又因必有果,在开始选择了一条错误道路的时候,也注定了灭亡的结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