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女性出现下肢无力,是哪些原因引起的?该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50岁是女性生命的重要过渡期,常出现下肢无力,离不开3种原因

50岁时,生命已经基本过完一半,很多女性在这个阶段都很容易出现下肢无力的症状,人的双腿是行走时支撑整个身体的器官,如果出现酸软无力,就会导致人无法正常行走,这会给家庭生活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很多女性也常常会为此而感到恐慌,其实女性50岁后容易下肢无力,从某些角度来看是必然的,多是这3个原因所导致,为了健康,趁早预防。

1.绝经

中国大部分女性的绝经时间都在50岁左右,月经停止,身体中受到最大影响的便是雌激素的含量,当绝经开始后,体内的雌激素含量就会发生明显的下降,而雌激素对于女性的作用,并不仅仅是维持正常生殖功能这么简单,雌激素对身体骨代谢产生影响,当雌激素含量减少时,会间接改变身体骨骼中的成分,使骨骼对于有机物的吸收减少,使骨头变得脆、硬、易折。而且雌激素在肌肉损伤的恢复、抵抗肌肉发炎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身体缺乏雌激素时,就很容易出现肌肉劳损、肌肉萎缩等症状,而骨骼与肌肉是为腿部提供力量的最主要组织,所以50岁的女人更容易出现下肢无力,但雌激素不能乱补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体质下降

体质下降是50岁易出现下肢无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身体中细胞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替换,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新生的速度会逐渐减弱,身体各器官也会随之慢慢衰退,这时身体的代谢能力、抵抗能力都会发生明显的降低,身体已经无法完成对同样食物的消化,受到一点小风寒就会感冒发烧,此时腿部肌肉也会发生退化,变得松松垮垮,不再像以前一样健硕有力,腿部内血管也逐渐出现各种问题,血液粘稠浓度大、血液中代谢杂质多,从而不断引起腿部出现疼痛感,因此,对于50岁体质下降的女性来说,腿部无力也就是自然会发生的事情了。

3.营养缺失

处于50岁后阶段的女性,体内营养缺失会比较严重。一方面,身体体质的改变会使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得更快,尤其是钙质,这也是50岁后骨质疏松高发的原因;另一方面,50岁后,身体代谢能力下降,不仅会减小食物摄入量,身体对食物中有效营养的吸收效率也会降低,所以说50岁后的女性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而当肌肉缺乏蛋白质等营养时,典型症状就是肌无力,所以50岁后,一定要注意多补充优质蛋白、钙质等营养成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7
是正处于围绝经期(绝经)这个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女性会流失大量的雌激素。
而雌激素水平的异常,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容易下肢无力的重要原因。因为雌激素和骨关节的健康情况息息相关,比如它能调节骨钙、控制炎症等等。
一旦女性的雌激素大量流失了,骨骼也可能会随之出现问题,最明显的就是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的骨钙丢失,骨量流失,让女性遇上一种叫"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问题。
这时,很多女性朋友就会表现出下肢无力、容易出汗、关节疼痛等症状。一些人还会因为骨骼健康的下降,影响到肌腱,从而发生肌腱炎。
第2个回答  2021-02-26
绝大多数经历类似问题的女性都是正处于围绝经期(绝经)这个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女性会流失大量的雌激素。而雌激素水平的异常,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容易下肢无力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补雌激素、补钙"各种补,而是先去医院进行「双能x线检查」和「骨代谢检查」这两项检查。
第3个回答  2021-02-26
随着年纪的增长,女性身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身体内的钙物质也会逐渐的流逝,没有及时发现,并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年过五十的女性出现下肢乏力的情况。要通过饮食来调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