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学才是CLIL教学法,如何运用

如题所述

是一种科学的将内容和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优势

·建立不同文化间的知识和理解。

·培养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技巧。

·提高语言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

·培养多语言的兴趣和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7

国内主流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官方网站不约而同地宣称自己采用CLIL教学法指导教学。CLIL全名为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被国内众多教学专家们译为“内容与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网上搜集到的信息表明,主流培训机构们对于CLIL教学法的理解似乎仅限于字面的含义,却未深入浅出地道出这被语言教学专家们称为“目前最受追捧的教学方法”的本质。本篇文章将为英语教师朋友们和感兴趣的家长们揭晓CLIL学习理念的本质和教学目标。

什么是CLIL教学法?


从理论上来说,CLIL 教学法的理念强调同时培养语言能力和学科素养,换句话说,不仅仅为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此外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系统习得学科知识和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CLIL教学法的显著特征,我们可以对比传统英语教材和基于CLIL教学法编写的教材,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我们在学习新概念的课文时,大多数课文(尤其是新概念2)是以第一或第三人称描述个人故事或者心理活动,类似于个人日记。从课文的文体特点、语法和句式特征,不难看出新概念教材多数内容设计都旨在训练语言技能本身。文章内容因描述个人事件和主观心理活动,因此很难增强学生对于客观学科知识的认知,尽管新概念3和4教材中涵盖一些科普文章,但因不成体系故而不能形成学科,简而言之,传统英语教材和方法强调语言知识点(尤其是语法句型)的体系化。而基于CLIL教学法的教材则是用英文介绍较体系化的学科知识,例如,教材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下面的时间轴便让孩子用英文认知到了从地球早期到近现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比之下,这样的内容设计并没有反映出显著的语言知识点,相反,它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串联起了学科词汇和四项语言技能,因此让孩子既学会了用英文理解和表达地球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同时也增进了对世界的认知。



CLIL学习理念是在2008年通过某英语培训机构传入国内的,相继被其它主流培训机构效仿。实质上,这个概念早于1995年便开始风靡于欧洲,其受追捧的声音覆盖了其它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比如TPR和 CLT等。追溯其流行的根本原因是源于得到欧盟的鼎力相助,说白了,得到了多数欧洲国家政府的支持。欧盟认为CLIL学习理念具备多元价值,除了能提升语言能力之外,其增强学生学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目标能极大地提升劳务和教育输出,从而同时实现个体和社会富裕。

如何理解CLIL的教学目标?

国内主流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将CLIL教学目标定位成“搭建学科思维、认知能力和交流能力”,但这些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只有将教学目标形象化或场景化,才有可能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教学目标,才更有可能谈及落实,举个F姓女星偷税8亿的例子,如果我们只把8亿金额看成一个数学符号,我们并不能真正理解8亿的量级,但如果我们把它换算成更具象的信息,比如一个普通人每天中500万彩票,连续中半年,我们便会惊讶于这个数字的庞大。同理,教学目标越具体,就越有可能被理解。为了尽可能地加深理解,本文将结合文献资料和个人留学见闻形象阐述CLIL的教学目标。在翻阅查阅文献时发现了一个被引用次数最多且能阐述CLIL教学目标的4C理论,这4C分别代表:Content(内容)、Culture(文化)、Communication(交流)和Cognition(认知),换句话说,CLIL教学目标可以被分解成四个维度的小目标。

Content 通常指代学科、主题内容,从内容角度来说,CLIL的第一个小教学目标便是增强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思维,可以是数学、自然科学或者是历史知识等。这个目标很容易理解-比如教授学生从地球早期到近现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CLIL在文化方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全球多样的文化,成为世界公民, 而不仅局限于对西方重要节日的了解。换句话说,一个经过CLIL学习理念熏陶的中国学生应当具备全球文化意识的,并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洽相处,假设他身处英格兰的某个多元文化的社区,他能在向英国人提议时,注意用语的礼貌或者委婉,并同时永远给对方留出第二选项,避免对方陷入为难的窘境;当他在与穆斯林成为室友时,注意规避饮食习惯的冲突,例如不邀请对方吃含有猪肉的食物,或者不在斋月白天期间邀请穆斯林就餐,另外在就餐前,尊重对方餐前祷告的风俗等;同时他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保持不同关系熟悉度的朋友适度展开不同话题的聊天。虽然这些例子仅局部体现了一个具备全球文化意识的学生的表现,但足以辅助老师和家长们理解CLIL在文化层面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步骤。


Communication貌似是最容易理解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CLIL能帮助学生提高交流能力。我们对交流能力的定义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如果我们把交流能力定义成简单的寒暄式交流,例如与陌生人或者熟人邂逅时的打招呼,那我们便只教给学生Hello!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Sorry 等基本用语,或许这些用语都不能被称为基本用语,因为拥有海外生活和学习经历的朋友们或许都能明白这些基础用语不足以应付各种场景下或轻松或复杂的沟通。因此我们要延展“交流能力”的定义及想象。刚论证了交流能力不仅简单的交流用语,那它是什么呢?在各个场景下都什么特点呢?一个真正受过CLIL学习理念的学生应该最起码具备以明确和主要目标为导向的交流。之前提过的简单用语的交流目标很明确,都是向对方表示友好的方式,但这不能构成真正交流的主要目的。真实世界中的交流目的小到获取信息、向朋友吐槽、销售、完成工作学业中的跨文化项目合作等等,所以CLIL在交流层面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教授学生运用恰当的英语完成明确且主要目标的沟通,这也就意味着老师们在研发具有CLIL学习理念的课程时需要从各个场景沟通的目的出发,尽可能在教学中依据这些场景设计教学目标,真正落实David Nunan在2018年上海TESOL大会上强调的authenticity, 换句话说,教学活动和内容能反应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交流活动。举个例子,我在留学期间老师要求我们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合作设计一项英语测试,并向全班做展示设计成果,整个过程涉及到与来自沙特阿拉伯、哥伦比亚和英国的同学讨论选题、明确任务完成的流程、分工和整合,同时还要具备应对异议的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意识、智商和情商。我个人认为,CLIL的课程研发需要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有效跨文化沟通机制的能力,以终为始地围绕这些能力搭建学习内容。

CLIL第四个小目标的维度是Cognition,中文译为认知能力。这个词经常和“提升”一词搭配出现在个大主流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中的宣传网站上,却都没有具体解释认知能力。以下是百度百科对于认知能力的定义如下:

“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cognitive ability):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

尽管这个定义比较全面,但一个潜在问题是很难拆散到CLIL课程中并量化到课堂中得以落实。在查阅文献后发现了一个可以量化认知能力的另一个名词:思考力。根据风靡教育领域的Bloom’s taxonomy,思考力可以被量化成:理解力、记忆力、分析力、评估能力、创新能力。 因此CLIL在认知能力层面的教学目标可以理解成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包括理解能力、记忆力、分析力、评估能力和创新能力。或者说,这些思考力也局部反映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思考力的学生能够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提出不同观点、相同的观点的不同视角、在和老师沟通时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分析并评估自己或者别人的文章,从而生成自己的观点。要真正落实这个目标,需要老师们能够围绕学科或者主题内容设计真正能训练学生这些思考力的活动,这些活动越反映现实中的活动也能帮助孩子顺利衔接未来学习工作中的挑战。

CLIL的教学效果如何?

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个理念到底能不能提升语言能力?各个培训机构是否真正落实了这个理念?根据其它国家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者对于CLIL教学法的效果褒贬不一,因此可推测出其在中国的运用成果也前途未卜,它可能是语言培训机构的商业噱头,也可能是个给学生带来甜头的学习理念,一切都尚待检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