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朱元璋却不能成功,为什么?

如题所述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杯酒释兵权这个事情,并不是朱元璋做不成功,而是他根本就不需要特意来做这个事情。

因为,明朝时期的皇权,已经是高度集中,朱元璋根本不用担心来自将领们的威胁;但宋朝则不一样,至少在宋太宗统一天下之前,其皇权都是不太稳定的。

在这种背景下,赵匡胤一方面需要加强皇权,削弱将领们的军权,但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做得太过分,不能完全置将领们的利益不顾,否则大家一旦联起手来,很有可能再推举出一个新皇帝。

换句话说,既然大家能够给赵匡胤黄袍加身,就自然可以给其他人黄袍加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赵匡胤手下的那些将领,从一开始并不是他的臣子和小弟,他们当中很多人,最初和赵匡胤都是同事关系,很多人甚至可以和赵匡胤分庭抗礼。只不过后来形势逼人,大家才不得不联合推举赵匡胤为皇帝。 

试想,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赵匡胤黄袍加身一事保持中立或持反对态度,那赵匡胤显然是爬不上皇位的。

也正因为将领们的权力过大,赵匡胤在加强皇权的时候,首先他无法做得太过决绝,不能让大家感觉到有鸟尽弓藏的意味,否则局势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其次,赵匡胤所谓的杯酒释兵权,背后其实是通过加强他弟弟赵匡义等人的权力来实施的。换句话说,这就相当于他将兵权由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只不过新掌握兵权的这些人,要么是赵匡胤的亲人,要么是赵匡胤的嫡系亲信。

从这层意义上说,赵匡胤所谓的杯酒释兵权,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赵匡胤心怀善念,但更重要的原因,显然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匡胤根本无力把这些拥兵将领真正一网打尽,所以他只能选择拉一派打一派,而对于被打的一派,他也只能通过荣华富贵的形式来换取他们的兵权。 

当然,这种做法的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最简单点来说,对于广大底层老百姓而言,这意味着他们每年又需要多上交一些赋税来供养这些权贵们的奢侈富贵生活。 

并且,这些权贵们偶然犯个法、违个纪,非法占个几百亩地,甚至打死打伤几个小老百姓,大宋官员们也不能因此责罚人家,因为人家可是太祖皇帝亲自许诺要永保富贵的人。

至于赵匡胤本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这种行为的受害者。

说完赵匡胤,我们再来看看朱元璋。

朱元璋面临的局势和赵匡胤完全不同。因为,朱元璋下面的将领,从一开始就是跟着他混,跟着他打江山。换句话说,在很早之前,朱元璋和他下面的将领们,就已经确立好君臣关系,那些敢和朱元璋分庭抗礼的人,早就已经被消灭或赶走,留下来的人,都缺乏和朱元璋分庭抗礼的实力。

再者,朱元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又通过联姻、收养子等做法,早已经把军权牢牢握在手中,比如,明朝开国六公爵中,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关系,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侄子,以他们五个人在军中的地位和威威,又还哪个将领敢和朱元璋叫板。更不用说,朱元璋自己本身就是军队中最大的军头。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数百年的发展,文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文官们在军政财各个方面,都可以全面对武将进行压制,朱元璋根本就不用搞什么杯酒释兵权,因为这些所谓的武将,即便是徐达和常遇春,充其量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而已,他们又有什么资格和老板抗衡。

当然,也正因为此,朱元璋才敢随心所欲的打击这些功臣。总而言之,谁敢贪赃枉法,谁敢违法犯罪,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曾经有多大功劳,我朱元璋都会秉公处理。

从这层意义上说,朱元璋所谓的杀功臣,并不是所谓的害怕功臣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而是因为他的皇权已经足够大,再加上他本人又铁血冷酷,所以他敢于去打击任何骄横跋扈的功臣,他也不需要特意用荣华富贵来和这些人妥协,更不需要去容忍他们的违法行为。

但是,对于那些秉公守法的功臣,朱元璋并没有过任何打击,相反他们在中央政府一直都身居高位,最后还都是善始善终,比如徐达、李文忠、邓愈、常遇春之子常茂、汤和等。

最后,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功臣将领们是什么好人,他们很多人闹革命打江山,绝不是为救黎民百姓与水生火热之中,而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荣华富贵,所以指望他们主动遵纪守法,爱护百姓,显然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朱元璋以严格的执法来对待他们,对于广大底层百姓来说,这绝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个事实最难的事情,就是敢于对权贵们秉公执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6
因为宋太宗原本就是武将出身,所以和手下的将领更加亲近一些,才能够成功。而朱元璋并不是武将出身和手下的将领,关系比较僵硬。
第2个回答  2020-11-18
跟两个人的性格为人有关系。宋太祖非常聪明,跟部下关系很好,杯酒释兵权做法巧妙,更容易被接受,而朱元璋则手段强硬。
第3个回答  2020-11-21
因为宋太祖对下面有绝对的掌控能力,而朱元璋下面的将领都拥兵自重,所以朱元璋不能够成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