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规定中小学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这项规定有怎样的意义?

如题所述

 教育教育部的这一项规定,对于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增长是有正面积极的意义的。我国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下降得很厉害,不少的专家学者都作出了总结,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被别的课程所霸占,令到学生无法正常的上体育课,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从而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的下降。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在目前全国所有学校都在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的课程负担都非常的重,他们没有多少的闲余时间,而留给他们的体育活动时间则是少之又少。如此一来恶性循环,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只好把学生正常的体育课给挤占了。
这也和教师队伍里面对体育锻炼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有所关系。由于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老师的绩效并没有产生挂钩。所以在一些老师看来,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安排更多的课程,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有更高的学习成绩,家长老师和学生大家都开心,皆大欢喜。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一个人的体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他怎么能够承受繁重的学业压力,怎么能够更地的地学习?也会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这样的话,反而会对他的学习成绩造成更大的影响。

学校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完成体育活动的任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悲哀,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家强,如果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能提高,那么怎么能够提高我国的全民身体素质呢?所以我对这个政策是举双手赞成的,希望这个政策可以很好的落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6
这项规定说明了国家开始重视学生的身体体质,希望把孩子真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而不是只会死读书、亚健康的孩子。
第2个回答  2021-04-26
这项规定的意义是可以让孩子们接受体质教育,在学习之余可以适当的放松,做一些体育锻炼,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第3个回答  2021-04-26
我觉得体育课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身心放松,也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21-04-26
可以增加中小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学生在体育上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