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如题所述

相关系数介于区间[-1,1]内。当相关系数为-1,表示完全负相关,表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反。当相关系数为+1时,表示完全正相关,表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当相关系数为0时,表示不相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8
1、标准差公式:D(X)=E(X2)-E2(X);协方差公式:COV(X,Y)=E([X-E(X)][Y-E(Y)]);相关系数公式:协方差/[根号D(X)*根号D(Y)]。

2、相关系数是最早由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设计的统计指标,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一般用字母r表示。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相关系数有多种定义方式,较为常用的是皮尔逊相关系数。

3、相关表和相关图可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关方向,但无法确切地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是按积差方法计算,同样以两变量与各自平均值的离差为基础,通过两个离差相乘来反映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着重研究线性的单相关系数。
第2个回答  2016-03-08
有两种方法: 一、用RANK()函数: 假定E列为成绩,F列为名次,F2单元格公式如下: =RANK(E2,E:E) 这种方法,分数相同时名次相同,随后的名次将空缺。 例如:两个人99分,并列第2名,则第3名空缺,接下来是第4名。 二、用排序加公式: 1、先在后面用填充柄增加一列(假定为G列)与行号相同的序列数。 2、将全表按分数列(E列)排序,在F2单元格输入1,在F3单元格输入公式: =IF(E3=E2,F2,F2+1) 将公式向下复制到相应行。 3、选定公式列,点“复制”,在F1单元格点右键,点“选择性粘贴/数值”,点“确定”。 4、将全表按最后一列(G列)排序,删除最后一列。 第二种方法分数相同的名次也相同,不过随后的名次不会空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