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为赵王使于秦 劝谏方式特点

如题所述

运用对比和打比方手法进行劝谏,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讲述了苏秦为赵王连演出使秦国回来后不受赵王待见的事。

原文:

苏秦为赵王使于秦,反,三日不得见。谓赵王曰:“秦乃者过柱山,有两木焉,一盖呼侣,一盖哭。问其故,对曰:‘吾已大矣,年已长矣,吾苦夫匠人,且以绳墨案规矩刻镂我。’一盖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吾所苦夫铁钻然,自入而出夫人者!’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无有谓臣为铁钻者乎?”

白话释义:

苏秦为赵王连演出使秦国,自秦国返回赵国,过了三天,赵王未接见苏秦。随后苏秦对赵王说:“我从前路过柱山,那儿有两棵树,一棵树在呼唤伴侣,另一棵树在哭泣。我问它们为什么这样,哭泣的树回答我说:‘我已长大了,工匠要用绳墨裁锯我,要按规矩雕刻我,因此我很痛苦。’

另一个回答说:‘我并不以此为苦,这是我的本分,我所感到痛苦的是,象人们用铁钻钻木一样,想钻进就钻进,想退出就退出。’现在我出使秦国,回到赵国,您过了三天也不见我。难道不是把我当作钻木的铁钻一样,想钻进就钻进,想退出就退出,任凭摆布吗?”

此文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

扩展资料


人物背景: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东周洛阳人。事迹在《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出身寒微,读书刻苦,向往富贵生活,具有强烈的功名心,且知识丰富,能言善辩,善于运筹帷幄,为人主出谋划策,但没有自己固定的政治主张与理想,在战国时代纵横家中他是比较典型的。有关苏秦的详细史料,可参见《史记》苏秦列传,《东周列国志》等。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

写作背景: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15
一、运用了比喻的,或者说打比方的劝诫方式。
二、作品具体情况。
原文
苏秦为赵王使于秦,反,三日不得见。谓赵王曰:“秦乃者过柱山,有两木焉,一盖呼侣,一盖哭。问其故,对曰:‘吾已大矣,年已长矣,吾苦夫匠人,且以绳墨案规矩刻镂我。’一盖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吾所苦夫铁钻然,自入而出夫人者!’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无有谓臣为铁钻者乎?”
译文
苏秦为赵王连演出使秦国,自秦国返回赵国,过了三天,赵王未接见苏秦。随后苏秦对赵王说:“我从前路过柱山,那儿有两棵树,一棵树在呼唤伴侣,另一棵树在哭泣。我问它们为什么这样,哭泣的树回答我说:‘我已长大了,工匠要用绳墨裁锯我,要按规矩雕刻我,因此我很痛苦。’另一个回答说:‘我并不以此为苦,这是我的本分,我所感到痛苦的是,象人们用铁钻钻木一样,想钻进就钻进,想退出就退出。’现在我出使秦国,回到赵国,您过了三天也不见我。难道不是把我当作钻木的铁钻一样,想钻进就钻进,想退出就退出,任凭摆布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