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会采取哪些措施?

国家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会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说中国,具体点,好的再加分!

  我国的的通货膨胀与解决措施

  市场营销专业 资晓霞

  通货膨胀的经典定义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过程”,不管是什么因素推动的,只要度量物价水准的指标持续上升,就可以认定经济体系中已出现了通货膨胀。

  纵观我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最近几年的房价、食品价格的飙升,股票市场的牛市,形成了很多的过热投资和不良信贷,我国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通胀压力。可以说,我国的通货膨胀以及越来越显性化。

  由于种种原因通货膨胀正悄悄的降临我国,为了避免我国经济出现畸形发展,我们必须采取调整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提高利率,降低工资水平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蔓延,使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分析下我国的通胀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其次,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

  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

  第三,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

  最后,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下面根据以上原因对通货膨胀问题对症下药,笔者认为,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膨胀既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多种不同的病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在都深入研究和尝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3、对外经济政策。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4、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5、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措施真正到位。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在做好夏粮秋粮的收购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粮源组织和调运,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

  6、降低劳动工资水平,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降低劳动工资水平,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

  我们应该清楚看到的是: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市场,搅动中国经济;出口通胀双顺差,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盲目在股市和房地产行业追涨,以为政府会调控、保持稳定;发展时期产业投入;奥运拉动;国际经济宏观拉动;80后消费观进步……这都造成了大量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可以预计,到2008以后,前期的投资和宏观市场运营的效果将会显现: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内需不足,物价高低不均。

  虽然说政府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措施相应改善了一部分,但中国存款利率提高,只追美元的结果是人民币风险增大:美国现在被次级房贷拖住了阵脚,但早晚会摆脱的,因为欧洲经过6年的经济低迷,终于迎来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本次下降只是一个小波动,所以中国政府要警惕人民币高利率的风险。这些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毕竟,通货膨胀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如果处理措施不当,对国家的经济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5
通胀: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时,企业因为资产增加,使得名义上的资产增加了,股市也会跟着上涨,所以适当的通胀会推动股价,但是通胀很高时,国家为了抑制通胀,会采用加息或者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公开市场业务。去年和前年中国的通胀很厉害,但是中国不能加息,因为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在降息,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加息,外国的钱就会进入中国,即所谓的热钱。热钱多了会造成中国的人民币利率降低,即贬值。当货币贬值,并且预期会贬值时热钱就会撤出,导致抛售人民币,人民币会进一步贬值,货币不稳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是不利的,因为这个就是称之为金融危机。所以中国连续十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

通货紧缩:

国家对通胀很在意,对通缩关注不够,其实通缩比通胀更麻烦。因为通缩导致的后果是更多的工厂倒闭,更多的失业,人们的工资降低,人们的消费意愿下降,自然经济增长减速。对于紧缩,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支出,如四万亿的投资。出口补贴促进出口,改善社会福利以增加消费这些手段。
第2个回答  2009-09-15
还有
通胀的时候国家会鼓励买房. 这样资金就被化成不动产. 同时资金被国家回收.
第3个回答  2019-08-16
你这统计太滞后了,再去调查下吧85
第4个回答  2009-09-15
防通胀一般会银行加息 去年这样做过 一加息股市就跌 烦死了 防通缩就降息了 呵呵祝你好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