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有几次大迁移

如题所述

在答题之前,我想先纠正几个错误,“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这些说得没错,但后面就有些混乱了,“闯关东”的年代久远了,并非是日本侵入东三省后才出现的人口流动,因为在黄河没有整治,固定河道之前,黄河经常改道入海,时而以淮河为河流入海,时常又从山东省境内入海,造成了苏南和山东黄河泛滥的局面,一片汪洋,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东三省对于关内的人来说,机会较多,土地广沃,而人烟稀少,天然资源丰富,所以也是许多人出关外,闯关东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走西口”的错误更是错的一塌糊涂,“走西口”是指旧时居住在陕北一代的人,因地方贫瘠,生产低下,朝夕吃不饱,夏冬穿不好,所以向西走,度过黄河后,到了肥沃的河套平原去闯荡,叫做走西口,所以陕北民歌中有大量的题材是关于“走西口”的,以致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歌。 而我国近代史上大概有这么几次人口迁徙: 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历经十四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同时它也是中国人口流动较大规模的一次,因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开战多余年,致使大量的地方居民颠沛流离,流离失所,相当大的程度改变地方(尤其是南方)居民的人口成分,所以南方数十省的人口经过了大规模的迁移。 第二次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后,大量中国劳工涌入南洋,海外啊,被合法非法输出到世界众多国家,极大使得如今的华人可以追溯祖上至此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上中国人到南洋的现象屡见不鲜,只是近代史的下南洋比较突出,但大量国人移入他国,劳作于海外,尚属首次。) 第三次就是清政府倒台后北洋政府统治中国的十几年及其后的国民政府时,诸多军阀混战,造成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命,战乱引起的百姓死伤也不在少数,因此又有了一次中国近代史上人口大量流动的局面。 第四次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半个中国的人民在流亡,都向内地奔命,都在转移大大后方以保平安,躲避战争的灾难,各地境内人口成分又发生一次大的变化。 以上所述都是关于在中国近代史上历次大规模人口迁移流动的状况。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