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如题所述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且,学生对阅读具有深厚的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1、榜样激励。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好学的结果。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数学家华罗庚在西南联合大学教书时,住在牛棚的“阁楼”里,在没有电灯的情况下,坚持看书学习。汉朝人匡衡凿壁借光,刻苦攻读,后来终于成为西汉有名的经学家。
2、好书引读。教师要从好书中挑选一些精彩的段落读给学生听,先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应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3、多开展活动。如果孩子们没有体验到多读书的好处,积极性便会很快消失。于是,教师要经常开展活动为孩子们“打气”: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举行成语擂台赛;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今来。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充分挖掘书源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1、家长要配合。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室,图书室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室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室,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三、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是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好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书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通逐渐成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