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学成绩,为什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会“梯次掉队”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8
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不是说你低年级的知识学好了,高年级的知识就一定能学好。
梯次掉队是什么
在数学上面,我们常常看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再往后,到了初二、初三时,常常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再往后,到了高中时,仍然有人不断掉队。
很多教育工作者尝试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人说是“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有人说是“青春期了,孩子野了”,还有人说,“小时候没有进行思维训练”。
认同最后一种说法,更准确的说,是: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
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
比如说——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就可以了,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搞掂了;
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队了;
到了初中,还需要用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们就跑不动了;
到了高中呢,可能还要用到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力不从心了。
这就有点像打地基起高楼,儿童时期打的地基越深越牢,未来起的楼就越高越雄伟,就越不会中途掉队。
所以,要想孩子数学好,首先帮他“打地基”。
怎么打地基
地基怎么打?个人认为有三条:一是开发八种智能;二是生活数学启蒙;三是培养阅读兴趣。
第2个回答  2018-02-17
三年级是个转折点,从三年级开始小孩子的意识渐渐成熟,会贪玩一点!家长控制一下!如果不愿意学数学家长可以跟孩子边学边玩!每天一个小任务,做好了给个小奖励!每天给孩子设个小目标,每一天都完成一个!应该会好些,求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