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率如何影响货币供给

如题所述

贴现率(Discount Rate)
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举个例子:
贴现率为10%,明年的100块在今年年就相当于100*(1-10%)=90块钱,到了后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说,今年用9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相当于明年10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0
贴现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利息水平,贴现率上升利息就会上升,你想啊,银行的存款利息上升了,那么多数人可能就不会选择其他投资方式了,直接把钱放到银行吃利息了。同样,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也同样上升了,那么本来打算到银行贷款的人,就会有所犹豫了,所以它也间接影响到银行的信贷规模。
所以:贴现率上升,货币供给减少。贴现率降低,货币供给增加。
第2个回答  2019-08-19
贴现率直接体现了央行的货币政策。贴现率高表明将来市场预期央行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弱货币的流动性,自然会减少货币的供给量。
第3个回答  2019-11-04
当银行的资金不足时,会使用自己手中尚未到期的票据向央行申请再贴现,当然贴现率高会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再贴现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货币供给。
银行贷款成功后,其准备金增加,即其超额准备金也相应增加,超额部分可以对外进行贷款、投资等,当货币进入市场后,会通过货币乘数,进一步扩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货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