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油气储量产量趋势预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1-20

在各子项目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基础上,经过各重点含油气盆地勘探开发现状与未来走势的深入分析、并参考专家评估结果,采用多旋回统计预测模型与地质认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得到了各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进而综合汇总,得到2006~2030年全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的预测结果。

一、全国石油储量、产量增长趋势

全国石油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分析主要采用盆地综合预测的汇总结果。

1.石油储量

全国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截至2005年底,全国石油探明程度33.72%,进入勘探中期,正处于储量增长的高峰阶段。取综合预测的汇总结果进行分析,2006~2020年,全国石油探明储量仍处于高峰阶段,2006~2010年年均探明9.65×108t,2011~2015年年均探明9.74×108t,2016~2020年年均探明9.48×108t,均高于“十一五”的年均8.78×108t。2021~2030年,探明储量年平均值仍维持在8.2×108t。2006~2030年,全国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合计为226.42×108t。

与美国对比看,1996年以来,我国的石油储量保持平稳上升的势头,与美国1946~1966年的高基值增长阶段相当。我国的石油储量增长高峰期应该延续20~25年,储量增长明显下降的态势应该在2020年以后出现(表6-3-1,图6-3-1)。

表6-3-1 全国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表

续表

图6-3-1 全国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增长趋势预测图

大区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从大区汇总结果来看,东部区石油探明储量下降趋势比较明显,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分别为4.14×108t、3.88×108t、3.53×108t、3.0×108t、2.52×108t;从2006~2010年年均4.14×108t降到了2026~2030年的2.52×108t,25年中,降幅接近一半。中部区石油探明储量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1.60×108t、1.59×108t、1.50×108t、1.46×108t、1.41×108t,降幅只有12%;西部区石油探明储量在2020年前呈现先缓慢上升,之后逐步下降,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2.29×108t、2.45×108t、2.69×108t、2.58×108t、2.32×108t,总体波动不大。南方区随着勘探的加强,预计在2010年以后将会出现较好的储量发现,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0.01×108t、0.06×108t、0.10×108t、0.11×108t、0.11×108t;青藏区由于地理条件所限,2020年以后可能会有石油探明储量,预计2021~2030年年均探明0.11×108t;海域区的石油探明程度还比较低,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1.62×108t、1.78×108t、1.66×108t、1.43×108t、1.23×108t,储量上升的态势还能持续10年以上,2020年之后有所下降,至2030年年探明石油储量仍能保持在1.0×108t以上(表6-3-2)。

表6-3-2 大区石油储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表

基本结论:

石油地质储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2006~2030年我国石油探明地质储量总体呈平缓下降趋势,但年探明储量维持在8×108~10×108t之间,与过去50多年的勘探历史比照来看,属于稳定增长的高峰期。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是我国石油储量发现的最高峰,但整体还属于储量发现的初期;1985年以来为高峰平台期,主要特点是储量稳定增长,年均在6×108t以上,波动不如勘探初期那样强烈。

目前,我国的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为33.7%,预计“十一五”将累计探明48.25×108t,2010年探明程度达到40%以上;2020年探明程度为52.6%;2030年探明程度为63.3%,届时将进入储量发现的衰减期。2006~2030年可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6.42×108t左右,年均探明9.06×108t(表6-3-3)。

表6-3-3 全国石油地质储量预测结果表

大盆地对全国石油地质储量的贡献占主体。2006~2030年对全国石油探明储量贡献最大的盆地依次为:渤海湾(陆上)、鄂尔多斯、塔里木、渤海湾(海域)、松辽和准噶尔盆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分别为40.41×108t、35.09×108t、32.41×108t、30.78×108t、26.04×108t、19.51×108t,对全国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贡献率为17.85%、15.50%、14.31%、13.59%、11.50%、8.62%,累计达81.37%,大盆地依然是未来全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体。而盆地对储量的贡献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中渤海湾(陆上)、渤海湾(海域)、松辽盆地的贡献率逐渐变小,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的贡献率变大,准噶尔盆地基本持平。

中西部与海域储量增长可弥补东部储量下降。2006~2010年中西部与海域对全国石油探明储量贡献率为57.10%,东部为40.90%,2010年后东部的年增储量呈下降之势,中西部上升,海域略有下降,2026~2030年中西部与海域对全国石油探明储量贡献率已达64.42%,东部降为32.73%,此时,南方区和青藏区的贡献率达到2.86%,东部老油区的储量发现的减少可得到其他地区的补充。

2.石油产量

全国石油产量增长趋势。目前,我国的石油产量处于平稳上升阶段,尚未达到高峰值。通过将各盆地石油产量预测结果汇总,得到全国的石油产量增长趋势。从汇总结果看,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19036×104t、20559×104t、21700×104t、22182×104t、21777×104t,我国石油产量在今后15~20年内还将进一步稳步上升,在2021~2025年之间达到高峰,高峰产量达到2.22×108t以上,2025年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2030年之后产量将降到2.1×108t以下(图6-3-2,表6-3-4)。2006~2030年,全国累积产油52.88×108t。在以上储量和产量情况下,可保持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基本稳定在22×108~25×108t,变化基本平稳,储采比在11∶1左右,基本合理(图6-3-3)。

图6-3-2 全国石油产量增长趋势预测图

图6-3-3 石油地质储量、产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变化趋势

表6-3-4 全国石油产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表

大区石油产量增长趋势。从大区的预测结果来看,未来25年东部区仍将是我国最主要石油产区,但其产量逐渐下降,在全国的比重明显减小,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10508×104t、10265×104t、10224×104t、10137×104t、9642×104t;中部区将随着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产量的快速上升而在全国的比重呈上升态势,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2348×104t、2697×104t、2816×104t、2867×104t、2903×104t;西部区石油产量上升最快,2030还未达到高峰值,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3067×104t、3789×104t、4390×104t、4777×104t、4926×104t;南方区的石油产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在2020年以后将会有较明显的增长,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4×108t、10×108t、10×108t、20×108t、24×108t;青藏区预计在2025年以后各项条件能够成熟,会有一定的石油产量,2026~2030年年均产量24×108t;海域区的石油产量在2020年之前增速较快,之后增速放缓,并在2025年以后下降,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3117×108t、3799×108t、4261×108t、4380×108t、4187×108t(表6-3-5)。

表6-3-5 大区石油产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表

基本结论:

石油产量平稳增长,2030年仍保持在2×108t以上。2006~2030年我国石油产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在2016~2025年达到最高值,年均产量2.2×108t,在2025年后开始下降,2030年还能维持2.1×108t的水平,之后将降到2.1×108t以下。

目前,我国的石油产出程度为21.1%,预计“十一五”累积产量9.59×108t,2015年产出程度超过30%,2030年产出程度达到46.0%,整体进入开发的中后期。2006~2030年可累计产出52.88×108t,超过了目前我国石油的累计产量(表6-3-6)。

表6-3-6 全国石油产量预测结果表

大盆地对全国产量的贡献占主体。2006~2030年对全国石油产量贡献最大的盆地依次为:渤海湾(陆上)、松辽、鄂尔多斯、渤海湾(海域)、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其累积产量分别为12.87×108t、10.84×108t、6.73×108t、6.03×108t、4.968×108t、3.86×108t,对全国石油产量贡献率为24.34%、20.49%、12.73%、11.39%、9.38%、7.29%,累计达85.62%,在未来全国石油产量增长中占主导地位。而盆地对产量的贡献率随着时间的延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渤海湾(陆上)和松辽盆地的贡献率逐渐变小,渤海湾(海域)、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的贡献率逐步变大。

中西部与海域产量的增长弥补东部产量的下降。2006~2010年中西部与海域对全国石油产量贡献率为44.82%,东部为55.20%,占主要地位,之后东部的产量逐渐下降,中西部与海域则快速上升,2026~2030年中西部与海域对全国石油产量贡献率已达55.18%,东部降为44.28%,两者的比例已发生了互换。此时,南方区和青藏区的石油产量仍然较少,东部老油区的产量递减主要靠中西部与海域补充。

石油产量至2030年保持在2.1×108t有资源保证。首先,2005年底,我国静态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4.90×108t,2005年的产量为1.82×108t,储采比为13.7∶1。近25×108t的剩余可采储量提供了产量增长的基础。

其次,未来我国石油可采储量将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三部分:一是通过新区勘探获得新增石油可采储量,二是未动用储量的动用,三是老油田通过提高采收率技术增加石油可采储量。

新增石油可采储量。2006~2030年全国可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0×108左右,年均探明8.5×108t以上,按2005年新增储量的采收率18%计算,到2030年可累计新增加石油可采储量39.3×108t。

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动用。目前已探明未动用储量中还有10×108t石油地质储量可投入开发,可增加石油可采储量2×108t。

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目前全国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平均为27.1%,除去大庆油田高达41.1%的采收率,其他已开发油田平均采收率只有22.7%,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油田采收率相比差距较大,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潜力还比较大。按照中石油水驱采收率年均提高0.2%考虑,预计2030年前可提高5%~7%,覆盖石油地质储量100×108t,由此可增加石油可采储量5×108~7×108t。此外,通过加大对注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以及微生物驱等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储备和推广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如大庆油田通过注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2%以上。在提高采收率技术条件下,按平均采收率提高5%~10%,全国石油的平均采收率可达到32%~37%,预计可增加石油可采储量约9×108~11×108t。

以上各部分相加,则到2030年我国将共有约75×108t石油可采储量,在2.1×108t的水平稳产20年是有储量保证的。

二、全国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

将各盆地天然气储量产量趋势预测结果汇总,得到全国和各大区2006~2030年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

1.天然气储量

全国天然气储量增长趋势。截至2005年底,全国天然气探明程度只有14.05%,属于勘探早期,未来将处于储量稳定增长的阶段。汇总得到,2006~2030年每五年年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140×108m3、4624×108m3、4377×108m3、3953×108m3、3540×108m3(图6-3-4,表6-3-7)。

图6-3-4 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增长趋势预测图

表6-3-7 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表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储采比较高,未来的主要工作是将已发现储量动用起来,新增储量只要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储采比保持合理,能够充分保证开发需要为主要目标。因此,在储采比的约束下,预测结果表现出在未来25年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平缓下降的趋势,但年均探明仍能达4327×108m3,接近“十五”平均值,总体还处于高位平台。

大区天然气地质储量增长趋势。从大区汇总结果来看,随着松辽盆地天然气勘探逐渐转入平稳状态,东部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也将明显下降,从2006~2010年年均898×108m3的高峰降到2026~2030年的520×108m3,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898×108m3、768×108m3、707×108m3、603×108m3、520×108m3;四川盆地在2010年以后储量发现进入持续稳定的增长状态,因此中部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会快速下降到年均2000×108m3以下,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2902×108m3、2174×108m3、1785×108m3、1599×108m3、1458×108m3;西部区天然气探明储量呈现先缓慢上升,最后快速下降的态势,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1024×108m3、1089×108m3、1164×108m3、1113×108m3、978×108m3;南方区发现的天然气储量规模较小,在2010年以后可陆续发现一些小气藏,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10×108m3、40×108m3、60×108m3、60×108m3、60×108m3;青藏区2020年以后可能会有天然气的储量发现,预计2021~2030年可累计探明350×108m3;海域区的天然气探明程度也很低,随着珠江口深水的突破,以及琼东南、东海盆地储量的上升,海域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探明304×108m3、554×108m3、661×108m3、548×108m3、484×108m3(表6-3-8)。

表6-3-8 大区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表

基本结论:

天然气地质储量增长年均超过4300×108m3。“十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年均探明地质储量4750×108m3,“十一五”将继续保持这种高增长态势,年均探明超过5000×108m3,2010后重点将转入天然气的开发,储量发现呈平缓下降趋势,年均探明储量维持在4000×108m3以上,仍然处于增长的高峰阶段。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探明程度仅为14%,处于勘探的早期阶段。预计“十一五”将累计探明25701×108m3,至2010年底探明程度达到21.4%;至2020年底探明程度为34.2%;至2030年底探明程度为44.9%,已将进入储量发现的中期。2006~2030年可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8176×108m3,年均探明4327×108m3,(表6-3-9)。

表6-3-9 全国天然气储量、产量预测结果表

续表

大盆地对全国天然气储量的贡献占主体。2006~2030年对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贡献最大的盆地依次为: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松辽盆地,累计探明储量分别为28034×108m3、21028×108m3、18715×108m3、14844×108m3,对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贡献率为25.91%、19.44%、17.30%、13.72%,累计达76.38%,这四大盆地占了未来25年全国天然气储量增长的四分之三。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松辽盆地的贡献率逐渐变小,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的贡献率变大。

中西部始终是天然气储量增长的主要地区。2006~2010年中西部对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贡献率为76.39%,占主体地位;东部为17.47%,海域占5.92%;2010年后中西部储量增长比例缓慢下降,东部也逐渐降低,海域大幅提高,南方也有所增长;2026~2030年中西部对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贡献率为70.65%,仍是储量增长的主要地区;东部降为16.16%,海域上升到13.68%;南方区和青藏区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69%和1.13%。

2.天然气产量

全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产量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将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得到全国的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818×108m3、1287×108m3、1666×108m3、1902×108m3、2138×108m3。2006~2015年天然气产量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87×108m3,之后增速有所放缓,并于2030年达到2203×108m3,仍未到达最高值,2030年之后还将呈上升趋势(表6-3-10,图6-3-5)。

表6-3-10 全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表

续表

图6-3-5 全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预测图

在以上储量和产量情况下,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在2020年前仍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由2006年的3.2×1012m3上升到2010年的4×1012m3、2015年的4.8×1012m3、2020年的5.4×1012m3;2020年之后,剩余可采储量上升趋势减缓,2025年为5.6×1012m3,2030年为5.63×1012m3。储采比逐步下降,从2006年的55∶1,下降到2010年的39∶1,2015年的33∶1,2020年的30∶1,2025年的28∶1,2030年的25.5∶1(图6-3-6),总体还比较高。

大区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从大区汇总结果来看,东部区的天然气产量将随着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层投入开发而逐步上升,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101×108m3、151×108m3、191×108m3、206×108m3、224×108m3;中部区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产气区,未来25年仍将是我国天然气产量最大的大区,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356×108m3、543×108m3、662×108m3、755×108m3、828×108m3;随着“西气东输”管线的投产和“西气东输”二线的建设生产,西部区天然气产量大幅上升,在全国的比重也越来越大,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258×108m3、428×108m3、594×108m3、678×108m3、752×108m3;南方区的天然气产量较少,在2015年以后将会有明显的增长,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1×108m3、4×108m3、6×108m3、10×108m3、17×108m3;青藏区预计在2025年以后有一定的天然气产量,2026~2030年年均产量17×108m3;海域区的天然气产量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103×108m3、162×108m3、212×108m3、253×108m3、300×108m3(表6-3-11)。

图6-3-6 天然气储量、产量、剩余可采储量变化趋势

表6-3-11 大区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汇总表

基本结论:

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至2030年油气当量基本相等。2006~203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快速上升,在2015之前增速较快,并与2016年超过1500×108m3,之后增速放缓,2020年达到1779×108m3,2026年超过2000×108m3,到2030年达到2203×108m3,届时,我国的石油产量在2×108t左右,油气当量基本相等。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产出程度仅为2.8%,预计至2020年累计产量14611×108m3,产出程度超过10%,达到11.41%;至2030年底产出程度达到20.58%,正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大发展时期。2006~2030年可累计产出39056×108m3,在我国的能源供应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盆地对全国产量的贡献占主要地位。2006~2030年对全国天然气产量贡献最大的盆地依次为: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盆地,其累计产量分别为9804×108m3、9317×108m3、5872×108m3,对全国天然气产量贡献率为25.10%、23.86%、15.04%,累计达63.99%,在未来全国天然气产量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剩余的产量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柴达木、准噶尔以及海域的东海、莺琼和珠江口盆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盆地对全国产量的贡献率逐渐变小,塔里木盆地的贡献率逐步变大,而鄂尔多斯盆地基本不变。

中西部始终是产量增长的主力区。2006~2010年中西部对全国天然气产量贡献率为75.08%,占主要地位;东部为12.30%,海域为12.54%,2026~2030年中西部的贡献率达到74.73%,仍然是全国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东部的比重有所下降,达10.45%,海域小幅上升,达14.05%。此时,南方区和青藏区的天然气产量仍然较少,对全国的贡献率分别为0.72%和0.22%。

天然气产量的储量保证。首先,我国2005年底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28185.4×108m3,2005年的产量为500×108m3,储采比为56.4∶1。没有新增可采储量的情况下,年产2000×108m3也可维持14年,储量基础雄厚。

其次,2006~2030年全国可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8176×108m3,年均探明4327×108m3,按2005年新增储量的采收率60%计算,到2030年可累计新增加天然气可采储量64900×108m3

以上两部分相加,到2030年我国将共有约9.3×1012m3天然气可采储量可供开发,在2000×108m3的水平稳产30~40年是有储量保证的。

另外,对比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天然气发展经验,预计我国的天然气储采比在2030年的目标为20∶1~25∶1,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三、油气当量增长趋势

将全国天然气产量折合成油当量可以看出,天然气产量在2012年超过1×108t油当量,2015年超过1.5×108t油当量,2030年接近2×108t油当量。油气合计,2011年超过3×108t油当量,2017年超过3.5×108t油当量,2026年超过4×108t油当量。到2030年,天然气产量的油当量与石油产量基本相当(图6-3-7)。

图6-3-7 全国油气当量变化趋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