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无处何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解释:芳草长遍天涯,何必因那一朵花苦苦执着。

本句可做两种理解:

1、是指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

2、指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注重于某一件事儿而不知变通。

现代常用于第一种解释。

扩展资料:

“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苏东坡的《蝶恋花》,原文是:

苏轼感慨春天不能永驻,唱的是“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又用“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多少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道是谁在“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后面加了“何必单恋一枝花”,变成了“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这句话成为后来人失恋时最好的振奋口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30
含义:这句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指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注重于某一件事儿而不知变通
第二是指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
出处:北宋诗词大家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翻译:春天快过去了,百花逐渐凋零,杏树上长出了青涩涩的果实。燕子在天空上飞过,绿油油的河水围绕着村落人家。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不过不要伤感,以天地之大,何处没有芳草呢?围墙里面,有一位漂亮的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银铃般悦耳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驻足侧耳谛听,听得十分投入。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逐渐消失,听不见了,那一刻,行人惘然若失,觉得感情被戏弄了,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评析:这首词普遍认为是在苏东坡被贬惠州时,只有妻子王朝云陪在身边。当时正值初秋,苏东坡看着落木萧萧,心里泛起了悲秋的心思,于是让朝云唱自己写的这首词,朝云歌喉婉转,唱着唱着就泪满衣衫。苏轼关心地问妻子为何哭泣,朝云说,我一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就忍不住哭。苏东坡大笑地说,我正悲这秋天,你倒开始伤春了。这件事过后不久,朝云便生病去世,那以后,苏轼终身都不再听自己写的这首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第2个回答  2018-11-10
“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苏东坡的《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②,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③。
①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贬所,甚或更早。
② 柳棉,柳絮。
③ 悄,消失。多情,指墙外行人。无情,指墙里佳人。
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
“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多少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道是谁在“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后面加了“何必单恋一枝花”,变成了“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这句话成为后来人失恋时最好的振奋口号。
第3个回答  2014-07-27
就是不要再一个人身上过分的伤心,因为天下还有好多异性等你去遇见
第4个回答  2014-07-27
就是可以选择的异性有很多,何必只爱那一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