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王朝皇帝是谁?是康熙的儿子么?

如题所述

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出生于故宫永和宫。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没有抚育的资格,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佟贵妃抚养。康熙皇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经胤禛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因性情急躁,父皇康熙用“戒急用忍”训喻他。胤禛早年随康熙巡历四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八皇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关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同年封胤禛为雍亲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次废黜胤礽,自此不再立太子。争夺储位斗争转入暗处而更加激烈。胤禩因争夺意图过于明显而被康熙斥责疏远。胤禛表面不问时事,沉迷释教与道教,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暗中与隆科多与年羹尧交往,加强自己的势力集团,同时向父亲表现孝顺,赢得康熙的信任。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两人都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年羹尧赐死,隆科多被禁死,同时雍正兴起文字狱打击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对于隆、年的死因,有人指出是由于年、隆位重之后过于骄奢、行为不检,加上结党营私,触犯了皇权的大忌,为雍正所不容。但雍正早年过于宠信放纵,随后又残酷打击,被史学家所批评。另有人与雍正得位传说联系起来,认为隆、年参与此事,知道太多而被“兔死狗烹”。
雍正一朝较为宠信的四位臣工:李卫(江苏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李卫和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的旗人,以民族分,汉族占了四分之三,足见雍正确实了解也重用汉人。
中央体制: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经济政策:在税制上推动“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制。
民族政策: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用朝廷分发的流官,史称“改土归流”,派遣官吏统治,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及同化。此外,雍正亦在《大义觉迷录》中批判“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的说法,严防汉族士大夫阶层离心。
海禁问题上,开始严格执行海禁,后来考虑到闽地百姓生计困难,同意适当开禁;雍正二年降旨准广东人移民台湾,但对外洋回来的人民仍有戒心。
立储制度:改善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太子,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信仰喇嘛佛教:与达章嘉嘛交往密切;雍正也著作佛学书籍数部,也研究金刚经、禅宗,并为章嘉活佛认可其参透三关,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位自认为已开悟的皇帝。雍正元年禁止天主教。
根据正史的记载,雍正是因为工作过劳而暴卒的,因为他是在批阅奏章时去世的[注 3]。不过民间传说雍正是被屠杀吕留良家族的后人吕四娘以血滴子斩头刺杀的,无头尸被发现在圆明园[3]。比较多的说法是雍正因病服了有毒的金丹(一般都含有水银)后驾崩。而且外国传教士也记载雍正每次上朝要服用含有兴奋剂的道教丹药使让人看到皇帝气色红润,历史上许多皇帝以及达官贵人都是经常服用道教丹药才突然死亡。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的盛京三陵。清入关后,从顺治帝、康熙帝都安葬到北京东边的遵化县马兰峪皇家陵园,即清东陵。雍正帝另选北京西边的易县开辟自己的陵墓,即清西陵。民间相传,雍正因为对父亲当时想立皇十四子为太子存有心结,以及阴谋得位并惩处手足弟兄等手段愧于死后面父,所以才另建清西陵。
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07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康熙帝第四子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08日),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去世后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清泰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2-06
雍正是康熙第四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