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物致知

如题所述

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格物致知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第2个回答  2020-10-22
探求事物,获得知识。
第3个回答  2021-04-02
格物致知近义词:恪命守道
“恪命守道”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梁之永)提出的哲学概念,出自《天人互泰》中:“格物及己,致知至善。恪命守道,天人互泰。”
恪:严格遵守。“恪”本作“愙”,敬也,恭敬、恭谨、谨慎之意,如恪遵、恪守、恪慎等。
命:生命、性命、命运、命令、指示,如奉命、遵命、使命等。
恪命守道:探寻万物本质规律并推及自身究竟,是人类至善之智。人类乃大自然所赋,要恭谨和珍惜大自然的一切,自觉遵循万物和生命运动规律,与天为善,才能实现天与人的互泰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