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小矿开发利用基本状况

如题所述

河北省是矿业大省,矿业和以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业已成为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全省矿业经济迅猛发展,现有各类矿山7600余个,从业人员近80万人,年产矿石量3亿吨以上,矿业年产值达240亿元,矿山采掘业及其后续相关产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矿业已成为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河北省跨越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经历太古宙、古元古代、蓟县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构造变化剧烈,岩浆活动时间长、期次多,火山-侵入岩浆岩发育,成矿作用显著,为河北省各种内生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形成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截至2005年年底,河北省已发现矿种15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106种,水气矿产2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20种,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1种。与全国相比,河北省主要优势矿产有铁、煤、金、钼、石油、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石膏、饰面用花岗岩等,比较劣势的矿产有钾盐、金刚石、锡、稀土、锑等。根据河北省矿产资源综合统计,矿产地1005处,其中能源矿产261处,金属矿产455处,非金属矿产289处;其中优势矿产煤255处、铁222处、金69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 (矿石量)356.67亿吨,其中煤矿147.08亿吨,主要分布唐山、邯郸、邢台、张家口、石家庄等地区;铁矿72.61亿吨,主要分布在唐山、邯郸、邢台、张家口、保定、承德、秦皇岛、石家庄等地区。全省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为17825亿元 (表6.5)。

表6.5 截至2005年年底河北省主要上表矿产资源综合统计表

续表

资料来源:《2005年河北省矿产资源年报》。

由于成矿条件,小矿在河北省矿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中的小铁矿和小煤矿非常具有代表性。河北省矿业经济十分发达,河北小矿发展与全国小矿发展趋势一样,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 “放开发展”、“依法发展”和90年代的 “治理、整顿”等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全省矿山企业总数在高峰时期曾达到2万处。近几年,在国家指导下,经过矿产资源秩序治理与整顿,各类矿山数量迅速减少,2005年减少到6688个 (图6.1)。

图6.1 1996~2005年河北省矿山数量及煤矿数量变化趋势

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共有发放采矿许可证的矿山企业6688个。按照矿山企业规模分:大型矿山企业为132个,中型矿山企业163个,小型矿山企业2735个,小矿企业3658个,分别占全省矿产企业总数的2.0%、2.4%、40.9%、54.7%。2005年全省共有6411个矿山企业,按矿产种类分:煤矿908个,铁矿1218个,铜矿16个,金矿247个,建筑石料矿498个;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269个,集体企业2221个,私营企业3248个,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9个,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类型654 个,分别占矿山企业总数的4.1%、33.7%、49.3%、0.3% 和9.4%等 (表6.6、表6.7)。

表6.6 河北省矿山企业经济类型及小矿占比重

资料来源:《2005年度河北省矿山企业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通报》。

表6.7 河北省主要矿种生产开发利用情况及小矿数量

续表

资料来源:《2005年度河北省矿山企业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通报》。

总的来看,河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基本稳定,为保障矿产资源有效供应、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小矿山企业占比重大;矿种种类比较多,并主要集中在煤炭、铁矿与一些非金属矿;企业经济类型也均集中在集体企业和私人企业。特别是受 “放开发展”阶段等历史问题的影响,全省矿产资源管理粗放,开发利用水平低,矿山数量多、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一些矿山矿区范围交叉重叠、布局不合理,影响了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为推动全省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规模开发、集约发展,河北省政府决定用2~3年时间,在全省开展整合矿产资源调整矿山布局的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