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的核心理念

如题所述

所谓“导”,就是心理疏导。即:用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有关科学方法,对人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异常心理变化或情绪波动,进行科学的心灵调适、慰藉、安抚、沟通或说服,以达到心理和谐,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方法。心理疏导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从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引导人提高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良好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心理疏导,基础在“疏”,关键在“导”。所谓疏,就是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经营规则等规范化措施去排除人们的心理障碍,以疏通人们心理活动的渠道。这种措施以“强制性”为特征。所谓导,就是用人之常情、世间道理、科学文化、物质利益等人性化措施去引领人们的心理走向,以促进人们心理活动健康发展。这种措施以“灵活性”为特征。如果不疏,导就没有渠道,就实现不了“导”,如同堰塞湖没有引流渠道就无法导出积水一样。如果只疏不导,疏就迷失方向,就可能会危害于“疏”,如同堰塞湖水没有正确导向就会给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一样。因此,“导”是职工心理疏导工作的关键,要采取导之以情、导之以理、导之以文、导之以物的措施,切实解决职工心理问题,促进职工心理和谐。

一、导之以情

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心理疏导工作,要和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样,从人文关怀出发,突出一个“情”字,带着对职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鞭策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引导人,也就是工作中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

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是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受尊重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尤其如此。因此,尊重人是心理疏导的前提,只有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才能打开职工心灵的门户。管理者要切实做到尊重职工,就要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把自己与职工摆在同等位置,建立将心比心、以情通情的心理平台,开展平等交谈,互流互通,才能增强亲和力、吸引力,使职工积极配合工作,乐于接受疏导。如果不尊重职工,甚至伤害职工的自尊心,不仅不能收到沟通情感、促进工作的效果,而且会使职工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阻碍工作的开展。此类问题要坚决杜绝。

其次,要理解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及社会发生矛盾。工作在企业中的职工,更容易与同事及企业发生矛盾。心理疏导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化解这些矛盾,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但由于职工的工作、家庭、社会活动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其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性。管理者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每一位职工,才能与职工进行思想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第三,要关心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关心。作为管理者,心中要始终装着职工,言行要充分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平时要关注职工所讲、所做、所想、所愿,当职工取得成绩时道一声祝贺,当职工缺少自信时给一点鼓励,当职工有事相求时殚精而为,当职工有困难时竭力相助。要针对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想方设法减少职工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为职工创造轻松、欢乐、和谐的氛围,使职工产生一种被人关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并将良好的感觉转化成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二、导之以理

心理疏导工作是开导人的工作,讲道理则是开启人们心灵门户的钥匙。做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善讲道理,通过讲好道理去开导职工,达到以理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善讲道理,一要把道理讲细。由于不同职工的社会经历、觉悟程度和文化素养不同,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眼光有差别,理解道理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有的职工对一些基本道理也认为是大道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道理时,要尽量把一个道理分解成若干小道理,由小及大,循序渐进。道理分得越细,越易深入浅出,越能说服人、感染人,越利于解决大问题。

二要把道理讲透。进行道理讲解时必须注意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不断章取义,不掩头盖脸,讲全、讲透、讲彻底,切实增强科学道理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要把道理讲实。要把讲解科学道理同国家及企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变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所讲道理具体化、现实化,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尤其是对职工群体普遍关注而又容易引发思想分歧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四要把道理讲活。运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讲道理,最容易把道理讲活,最具示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当代英雄模范人物是时代的精华,如郭明义、许振超、王顺友等等,他们的言行体现出工人形象,体现出时代精神,体现出科学道理,他们产生并生活于现实之中,他们的事迹鲜活生动,切合实际,用来讲解道理、教育职工,最容易使职工产生共鸣。要注意收集和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常用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教育职工,尤其要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职工,用本单位的事教育本单位的职工,让职工经常得到现实生动的教育。

五要把道理讲新。讲传统道理不能几十年一贯制,要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容,把过去尚未完善的补充完善,把过去讲片面了的讲全面,用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填充进去,增加新的内涵。把老道理讲出了新内容,职工就会觉得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就会更愿听、更想听、更爱听。

另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创新一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务实有效的道理讲解方法,使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抽象的道理生动起来、务虚的道理现实起来,把各种道理讲得入情、入理、入耳、入脑、入心,增强科学道理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三、导之以文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企业文化所具备的凝聚、导向、激励、协调、教化等功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之一的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必须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弘扬和谐文化,培育团队精神。要坚持用和谐企业文化教育职工,正确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用和谐的处世方法处理问题。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介,培育职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开阔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在人与人关系处理方面,引导职工正确树立合理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既要全面施展个人才华,更要充分体现团队精神,保持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

2.营造企业人文环境,拓宽心理调适平台。要利用会堂、俱乐部、网络、报刊、视频等平台,积极引导职工心理活动,使职工以坦然的心境及平和的心态,接受所面临的现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前景和个人职业前途。同时要帮助职工不断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最佳职业追求。要通过深入基层、走进家庭、贴近职工等方式,经常与职工沟通,认真倾听职工意见,正确解答与处理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调适职工心理,理顺职工情绪。

3.开展文化活动,释放心理压力。成功的企业,面对激烈竞争和日益加快的工作节奏,都有一套帮助职工释放心理压力的成功做法。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的读书活动,放松职工的工作压力;通过开展训练目标明确、挑战难度刺激的团队训练活动,放松职工的生活压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放松职工的思想压力。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扩大职工之间的相互交往,密切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帮助职工消除烦闷感、紧张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绪,增加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让职工通过企业文化活动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四、导之以物

综观现实社会,引发人们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很多,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物质利益。企业职工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总与物质利益相关。俗话说:饮水思源。进行职工心理疏导,一定要抓住根源,做到导之有物。

一要正确引导职工的物质利益需求。物质利益是职工最基本的利益。按劳分配是我国物质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力换酬、做工拿钱是职工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大潮流中,广大职工的物质利益需求正在加速增长。没有厚实的物质基础,就没有满意的生活质量。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在现实面前,职工对企业提出一些物质利益要求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有些要求就可能会超越实际,甚至泛滥成灾。因此,管理者务必对职工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义利观、人生观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正确估计劳动价值,正确对待物质待遇,把物质利益要求控制在合法、合理、合情的范围内,避免因物质利益需求过快增长而造成心理失衡。

二要妥善处理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心理疏导工作要对症下药、手到病除,就要把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重点,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妥善处理职工提出的切身利益问题,尽力满足职工正当合理的要求,重点排除可能影响职工心理平衡的客观因素。

三要大力加强职工的经济权益保障。经济权益是职工的重要权益。在新形势下,经济权益保障与职工工作生活保障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管理者要将企业宏观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统一协调,将职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合理兼顾,全面贯彻党的依靠方针和国家的保障政策,认真落实职工休假、体检、培训等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职工生产安全保护等规定,切实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通过保障广大职工的经济权益,最大限度地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促进职工的心理和谐,以达到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企业的目的,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心理疏导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项岗位技能。心理疏导岗位技能适用于很多职业岗位,比如管理工作岗位、教育工作岗位、绩效工作岗位、教育工作岗位、妇女儿童工作岗位、医护工作岗位、社区工作岗位、司法矫正工作岗位、调解工作岗位。甚至只是用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也是很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疏导也是一项个人社会技能,心理疏导对个体的情绪问题或发展困惑进行疏泄和引导,支持个体的自我调试和发展,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管理、人际关系。

【心理疏导技术要素】
心理疏导技术要素包括主体、对象、环境、目标和工具五个方面:
工作主体:决定工作主体效能的,既有他的知识技能,还有他的心态信念。
工作对象:不是心理问题,而是情绪困惑和发展困扰。

当个体在认识、思考和评价客观事物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问题。如果从某一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积的情绪体验,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只要能够转换一个角度,就会看到另一番情景,心理压力可能迎刃而解。
2、一吐为快。
向知心朋友倾诉你的感受,或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有一定的“忧虑”的时间,随后再去解决。
3、接受帮助。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你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你最好能请别人帮忙,与其花几个小时的无谓劳动,不如找朋友聊聊,寻求事情解决的办法。
4、降低生活标准。
对生活的过份完美追求,会使一个人的心理负担加重,这些人应学会放松。
5、不要同时做几件事。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心理疏导源于心理咨询,但又不同于心理咨询。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言语交流的方式进行咨询或疏导。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适用对象不同。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它有别于极健康人群,心理疏导适用于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调试,更多用于解决发展性心理调节;

第二,工作性质不同。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理治疗辅助行为,而心理疏导是一种协助自我调节的支持行为;

第三,主体要求不同。心理咨询需要工作主体掌握比较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应用技术,而心理疏导要求工作主体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疏导技术,以及所在社会分工领域的专业知识;

第四,服务方式不同。心理咨询一般需要具备心理咨询机构的基本条件,进行辅助治疗性服务,而心理疏导更多是融合在具体社会分工的职业能力中,提高岗位效能或生活适应能力
第3个回答  2020-10-21
心理疾病简称精神类疾病,精神类疾病是由于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而造成的脑功能障碍。从而破坏了人脑功能的完整性和人体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所致。基本症状时精神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以至不能维持正常的精神生活。
第4个回答  2020-10-21

相似回答